当前位置:首页 > 统编版2020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⑦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 A.①②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A
12.(2016江西九江七校一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10 mol/L的浓盐酸与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混合液的浓度为5 mol/L
C.溶质质量分数为ω,密度为ρ,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过程中,仰视定容,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答案 A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75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1.[2018河北“名校联盟”质监(一),5]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均为混合物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⑥ 答案 D
2.(2018河南、河北重点高中一联,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燃油车改为燃气车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B.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且其中所加氟化物的量宜多不宜少 C.糖类、油脂及蛋白质中都含有C、H、O元素
D.酸雨侵蚀的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可对该土壤进行修复 答案 B
3.(2017山东泰安一模,1)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 B
4.(2017湖北高三第四次联考,7)生产、生活中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现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造成的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消毒
C.在香蕉箱中放入浸有KMnO4溶液的硅藻土可延长保鲜期 D.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所以炒菜时最后放碘盐 答案 C
5.(2017江西红色七校一联,1)现代生活需要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以下说法中科学的是( ) A.某护肤品广告宣称产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而变质 C.日用铝制品表面不用刷漆防腐蚀
5
D.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汽油中含有氮元素 答案 C
6.(2017吉林通化一检,8)下列物质的颜色按“红、橙、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CuSO4·5H2O ②AgI ③溴水 ④FeSO4·7H2O ⑤KMnO4溶液 ⑥碱性酚酞溶液 A.⑥③②④①⑤ B.⑤④③①②⑥ C.⑥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⑥ 答案 A
7.(2017福建四地六校一联,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除餐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将含硅胶、铁粉等物质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 A
8.(2016江西红色七校一联,1)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均与化学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可除锈”“洗涤剂可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被蜂蚁蜇咬会感到痛痒难忍,这是蜂蚁咬人时将甲酸注入人体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痛痒
D.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潮解变质 答案 A
9.(2016河北百校联盟一联,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漂白粉、小苏打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电解质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C
10.(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7)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的都高 B.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C.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 答案 B
11.(2016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7)《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9分)
12.(人教必1,二-1-1,变式)(9分)现有如下12种物质:①空气、②Al2O3、③CO2、④豆浆、⑤CO、⑥CuO、⑦碘酒、⑧CuSO4·5H2O、⑨盐酸、⑩H2SO4、水玻璃、漂白粉。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胶体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 答案 ①④⑦⑨ ④ ③ ⑥ ② ②⑥⑧⑩
C组 2016—2018年模拟·方法题组
6
方法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2018广东珠海摸底,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法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目的 A B C D
使用 鉴别 浸出 性质
古代文献
《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将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
《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
《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说明
“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利用焰色反应 提取青蒿中的纤维素 利用KNO3的氧化性
答案 C
2.(2018陕西西安中学摸底,1)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
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体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3.(2017广东七校联考,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被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 答案 C
4.(2017河北衡水中学四调,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活性炭吸附水中小颗粒物的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C.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D.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硝”是指硝酸 答案 A
5.(2017北京朝阳期中,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合成分子机器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一种特殊的超分子体系,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pH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力被破坏,各组分间发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 B.分子状态的改变会伴随能量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的因素之一 D.光照有可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答案 B
6.(2016湖北黄冈3月质检,7)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答案 D
7.(2016上海理工附中摸底,1)下列问题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通过水解将“地沟油”制成肥皂
7
B.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海面上泄漏的原油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中 D.用蒸馏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得纯净水 答案 A
方法2 几种分散系的比较
8.(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O2、SiO 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泳
⑥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铝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滴加NaOH溶液都能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⑦苛性钾、次氯酸、氯气按顺序分类依次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⑧碱石灰、生石灰、玻璃、漂白粉、光导纤维都是混合物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 B
9.(2018湖南浏阳三校期中联考,10)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可能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答案 B
10.(2017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质考,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和碱发生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B.根据溶液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C.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溶液和胶体
D.铝的单质和氧化物与所有酸和碱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C
-1-1
11.(2016福建闽粤联合体第三次联考,4)向c(FeCl3)=0.2 mol·L、c(FeCl2)=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2+3+-C.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Fe+8OH Fe3O4+4H2O +
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答案 C
12.(2016河南中原名校一联,6)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泪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 60 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
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