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玉林年俗调查报告 - 图文
关于玉林年俗调查报告
广西玉林拥有独特的民俗特色,而其丰富多彩的年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这次社会调查报告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玉林璀璨的年俗活动而开展的。调查范围为玉林各周边县镇,调查方法为网上搜索及对个别经验丰富的老人和一些家庭进行采访调查,从而总结出一个系统的玉林年俗报告,让大家不再只是知道玉林的“狗肉”,而是对玉林有更多的了解。
玉林,古称郁林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玉林城区州郡史两千多年。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著名侨乡。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南迁的粤语支系和客家支系的汉族人与土著的越(壮)族等先民相互交往、认同、融合。一方面农业耕种为本与手工业、商贸经济的相当发达和活跃,使玉林呈现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并存的特点,培育了人们的传统意识、经济意识、开放意识和兼容意识,这种汉人与土著、农本经济与多元经济、外向经济等多种矛盾元素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碰撞、磨合、认同,进而融合形成了既继承又发展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与当地土著的越人文化相融合独具玉林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玉林民族民俗文化。
从冬至开始,玉林人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在冬至,一些玉林人家里就会陆陆续续开始包粽子。玉林粽子的形状和一般我们看见的三角粽的形状不一样,它是长条的,个头比较大,里面会放小腌过的肉和豆子之类的。
玉林春节的特色美食有很多,美食之一:白糤,当地人多称“米花”,也有的地方称为白伞,形状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成数块。米花是广西玉林人的传统年货,每逢过大年,如果你到玉林人家中做客,好客的玉林人必定会拿出玉林一种独特的食品招呼宾客。它圆鼓鼓像筛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种各样的阳刻书法字,字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寿、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压,这个精美的艺术品顷刻间散开,往嘴里一咬,香、甜、酥、脆,回味无穷。这道特产食品就是玉林人称之为“白糤”的大米花。
米花的做法是:首先选了上好的糯米,搓洗干净再浸几分钟,捞起来滤干水,再放到大木桶里用隔笼蒸。当屋子里飘起糯米饭的香味时,就可以揭锅了。糯米饭刚熟就好,若蒸得太烂太粘是做不出好米
花的。煮好的糯米饭放到簸箕里晾一会就可以做模了。把糯米放到模具中,用力一压,一个米花胚就出来了。一个胚不能做得太厚,必须薄一些,否则炸不开。烘米花胚最好是用谷壳,老人说这样没有烟熏味。将干谷壳烧旺后,火堆上架个竹蔑框,将米花胚放在上面烤,注意烤时要两面翻转轮烤。烤到快干时,将米花胚放到煮好的白糖水里浸一下,糖水不能太清,也不能太稠,好让糖水渗进胚中。然后捞出继续置于火上烤,直至米花胚变干变硬。晾凉之后就可以存于干燥之处,待临近年关时才拿出来油炸。下油锅前,最好将米花胚炸白散晒一下或烤一下,让里面的水汽散去。油锅烧沸后,将米花胚放进去,用筷子翻动,两面轮炸,直至米花胚炸发,一粒粒糯米像爆米花一样炸得白白胖胖就大功告成啦。
美食之二:酥角,酥角虽是广东潮汕的一种特色传统名点。但在玉林人家,每当有隆重的节日时,他们也都会做酥饺。酥饺既好看又酥香。一口咬下去,就咬到了馅,馅料里糖的甜、花生和芝麻的香让人满口留香,那种感觉一辈子忘不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