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 否定式:A不是B。 疑问式:A是B+吗?
(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 肯定式:主语+有+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 二十/百 第二、二月、二楼
1
(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
(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 (7)人民币的表达法:
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元(块)、角(毛)、分 人民币的读法 (8)问价和讨价还价 基本句式:
问价:A.主语(物品名)+多少钱+1+量词? B. 主语(物品名)+数量+多少钱? 讨价还价: 钱数+行不行? 钱数+怎么样?
(9)号码的询问和应答:
基本句式:……的号码+是多少?/是+几/多少号?
用法说明:门牌号、电话号码、护照号、汽车牌号、飞机航班号等要按照数量的读法。
8.怎么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点 基本句式:形容词谓语句
语义说明:主要描述或评论事物的性质、情况、状态和特点,说明某事物怎么样。 用法说明:
疑问式:主语+谓语(形容词)+吗? 主语+怎么样? 肯定式:主语+副词+谓语(形容词) 否定式:主语+不+谓语(形容词)
在陈述句中,形容词前面一般要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比较”、“十分”等。
9.状语
状语用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基本功能是限制和修饰中心语。 副词“也”和“都”的用法:
“也”表示与前面所说的事物同类、相同,“都”表示概括全部。
10.疑问句(3)
省略问句:……呢?
“名词/代词+呢”有两种用法:没有上下文时,询问“……在哪儿?”有上下文时,语义要根据上下文判定。
11.动作行为的进行 基本句式:(主语+)动词(+宾语)+呢 基本语义: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
用法说明:用在口语中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还可以用来打招呼。
12.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基本句式:在/到+处所词+动词
基本语义:句式“主语+在+处所+动”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
“主语+到+处所+动”表示将要发生动作的目的地。
2
用法说明:“在/到+处所词”放在动词前边。
13.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基本句式:时间词+动词
疑问式:什么时候/几点/几号+动词? 肯定回答:时间词语+动词
基本语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就”和“才”的比较和使用
14.动作行为进行的时刻、过程和状态 基本句式:
疑问式:主语+正在+动词+什么? 主语+正在+动词+宾语+呢/吗? 肯定式:主语+正在+动词+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动词+宾语。 “正+动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刻,“在+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程。 动作进行的状态:“正在+动词+(呢)”=“正/在+动词(呢)”
15.“的”字词组
“的”字词组是由结构助词“的”附在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及其词组后面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人或物。
16.陈述、给予与获取的表达
基本句式:主语+动+宾语1+宾语2
汉语可带双宾语的动词主要有:给、借、问、送、教、还、递、告诉等。
基本语义:该句式的谓语动词后边常常有两个宾语,宾语1是间接宾语,一般是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单位;宾语2是直接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事物。 语义类型:陈述一件事;表示给予;表示获取。
用法说明:表达陈述一件事或表示给予某人某事物和从某人处得到某事物时用该句式。
17.表达数量
汉语表达人或事物的数目时,常常要用量词。数词和量词常用来作名词的定语。 一般名词都有自己搭配使用的量词,有时候也用容纳存放这个物品的工具名称作为量词来使用,往往含有“多”、“满”的意思。如“我有一柜子衣服呢。”
18.代词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我们”和“咱们” “们”的用法
19.程度的加深和喜爱感情的表达
形容词重叠的形式表示程度加深或加强描写,表达喜爱的感情。 基本句式:A-AA式 AB-AABB式 AB-ABAB式
基本语义:AA=很/非常+A AABB=很/非常AB ABAB=很B
3
20.疑问句(4)
用特指疑问句加上疑问语气词“呢/吗”发问时,句子的疑问语气变得委婉、亲切。 基本句式:特指疑问句+呢/吗?
基本语义:询问句中疑问词特指的事物。
21.疑问句(5)
基本句式:句子+疑问语气 基本语义:用疑问语气表示询问 用法说明:口语中用,语气要上扬。
22.疑问句(6) 基本句式:“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
基本语义:先说一个句子,表示自己的看法、意见、要求等,然后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以征求别人的意见。
用法说明:使用该句式要用与人商量的语气,因此说话的语气是亲切、客气、谦恭、委婉。
23.疑问句(7):正反问句 基本句式:(用谓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起来提问) 动+不+动词?/动词+没+动词?/形容词+不+形容词?
用法说明:使用该句型的心理背景是对所问情况完全不知,希望别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24.动作行为的目的
基本句式:来/去+地方+动词+宾语
基本语义:句中的“来”和“去”的宾语是表示地方或处所的词,后边的动宾词组,表示“来”或“去”的目的。
25.动作行为的方式、目的
基本句式:主语+状语+动词+宾语 疑问式:主语+怎么+动词+宾语
肯定式:主语+动词+宾语+动词+宾语 基本语义:表达动作方式或动作目的
如:她去首都剧场看电影。 我坐飞机去香港。
26.距离的表达:
基本句式:……离/到……+距离
疑问:A离B+多远?/有多远?/多少公里? 回答:A离B+公里数
27.动词作定语:动词+的+名词
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定语时动词后边要有“的”。如:这是我买的书
28.年、月、日、星期的表达 基本句式(名词谓语句):名词1+名词2 名词1为话题,名词2为说明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