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上好写字课的关键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上好写字课的关键
内容摘要: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字”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书写要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美观。但现实中,写字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是终身受益的。
关键词:写字教学 兴趣培养 评价机制 书写习惯
“说一口普通话,写一手规范字”,这是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写字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极大的好处,是终身受益的。如果学生有了书写文化修养,就能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就会日益写好、读好、理解好更多的文字,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基础和发展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社会生活和提高社会交往的质量。可见,抓好写字教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具体做法。
一、重视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的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把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专心、静心、耐心、认真、细致、注意整洁的写字习惯。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因此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时教师要不停的巡视,用适当的语言和动作鼓励学生把字写好。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写字,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上写字课时,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把文具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毛笔横放在用纸壳做的笔架上。训练学生做到写好字后不弄脏周围的东西,不弄脏手。学生一开始写字,就要求做到头要端正,身体坐直,两臂分开,手放桌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胸部离
桌边约15厘米,眼睛离约面30厘米左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课堂上经常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使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发学生书法的情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重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才能提高写字课的教学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每次上课时,我巧妙地把一些学习内容、融入故事当中,或者以相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经常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讲课时,注意语言的儿童化和形象化。形象地把长横比拟为拱桥,长撇比拟为象牙,竖弯钩比拟成浮鹅,点比拟成毛绒绒的小鸡,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形象而生动。在评价方式上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对学生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对于写得不够好的给他再次讲解,指导他观察,示范写,让学生再次写。对写字作业的讲评同样很重要,通过讲评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发展。我还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书法天地”,谁的字写得好就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每月在班上进行一次书法竞赛,学生能在大赛前更积极练字,赛后能发现不足,扬长避短、促进练字的积极性。评出写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写字的热爱,带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欣赏书法名作。在平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比赛。这样制造出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巩固了识字,提高了书写水平。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是识写得到和谐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写字教学,课堂教学是关键。为了激发学生上写字课的兴趣,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1.在学生练字时播放音乐,使学生体验到写中之乐。学生在古典、高雅的乐曲中心静下来,手慢下来,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踏踏实实地练字。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确实感到了写字是一种享受,而且写字效果挺好。
2.及时奖励。学生练字时教师巡视辅导,及时评价表扬,提出修改意见,针对书写认真、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口头奖励。
以上方式会使书写优秀的学生享受到最高层次的精神之乐。同时也会带起一
些落后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总之一句话,“字如其人”,字就好比人的第二张脸面,而一个人字的好坏老师和家长是无法管教的,最终是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与毅力。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最终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