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图文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52:00

第二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材料:是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工程构件及生活日用品,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历史学家根据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将人类生活得时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当今人类正跨入人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新时代。

材料总和达40余万种,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材料按经济部门分为:土木建筑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医学材料等;按材料功能分: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四大类: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结构材料(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能的)。

金属材料:是目前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不如金属材料,但有金属材料不具备的某些特性,如耐腐蚀性、点绝缘性、消声、质轻、易加工成型、生产率高、成本低等。广泛应用生活日用品,并可部分取代金属材料(用作化工管道、盐业泵零件、汽车结构件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性和韧性远低于金属材料,但具有熔点高、硬度高、耐高温及特殊的物理性能。如:陶瓷材料也突破了传统应用范围,成为高温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合材料: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不同组织结构的材料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合材料。发挥各自的长处,又可克服各自固有的弱点。复合材料为三大类: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钢);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航天部门;陶瓷基复合材料处于开发阶段。

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内部结构,而材料的内部结构又取决于成分和加工工艺。所以,正确地选择材料,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得到理想的组织,获得优良的使用性能,是决定机械制造中产品性能的重要环节。20世纪末,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引起世界重视。专家预测纳米材料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其应用将超过计算机工业。

2.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1.1 静载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反映出来的性能。是金属材料应具备的最主要的性能,是衡量金属材料的重要指标。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刚度、塑性、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 1. 弹性和塑性

1)弹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称为弹性。

弹性变形:随外力消失而消失的变形。其大小与外力成正比。

2)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保留下来的这部分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其大小与外力不成正比。

将金属材料制成图2.1所示的标准试样,在拉伸试验机上(图2.2所示),使试样承受轴向拉力

P并使试样缓慢拉伸,直至试样断裂。以

P为纵坐标(即拉应力σ,F0为原始截面积),试样沿F0轴向产生的伸长量?L(?L1?L0)除以试样原始长度L0为横坐标(即拉应变ε),画出应力—一应变曲线,如图2.3所示。

F0L0F1L1

图2.1 低碳钢拉伸标准试样图 图2.2 拉伸试验机示意图

应力?B SPE?b?e?pK ?s0应变?%图2.3 低碳钢拉伸图

由图2.3可知:载荷在E点前,试样只产生弹性变形。弹性极限:指材料所能承受的、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屈服:载荷超过E点,试样产生塑性变形,载荷增加到S时,试样承受的载荷虽不再增加,仍继续产生塑性变形,图上出现水平线,这种现象为屈服。S为屈服点。它是金属材料从弹性状态转向塑性状态的标志。

屈服极限:出现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为屈服极限。σs表示。

缩颈现象:载荷增加至B点时,试样截面局部出现缩颈现象(图2.4所示),因截面缩小,载荷就下降,至k点试样被拉断。

图2.4 塑性拉伸试样的颈缩现象 图2.5 脆性材料试样无颈缩现象

10???)表示金属材料的塑性。100?金属材料的塑性: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L0L?L??L1?L0?100%L0??

F0?F1?100e

F?FL0?5d0)比长试样(L0?10d0)的伸长率大20%左?或?越大,材料塑性越好。短试样(??01?100e右。其伸长率分别用?5、?10表示。

金属材料有塑性,才能进行各种变形加工,零件偶尔过载,产生一定塑性变形,不至于突然断

裂,提高零件使用可靠性。 2 .刚度

刚度:指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E??。E越大表示在一定应力作用下,能?发生的弹性变形越小,即刚度越大。

E的大小取决于材料内部原子的结合力,同一种材料E基本一样,但截面大的零件不易发生弹性变形。

考虑零件刚度时注意材料的E和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大小。 3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屈服强度(?s):指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即表示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s?Ps(MPa) F0脆性材料的拉伸曲线上无水平线段,难确定屈服点,规定试样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的应力值,为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0.2。

2)抗拉强度(?b):金属材料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零件设计的重要参数。

?b?Pb(MPa)。 F03)屈强比:?s/?b。屈强比越小,构件可靠性越高。屈强比越大,材料的强度利用率越高,但可靠性降低。

合金化、热处理、冷加工对材料的?b、?s均有很大影响。 4. 硬度

硬度: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的指标。 测量硬度常用方法:压入法。工程上常用的硬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实验:用3000kgf的压力P,将直径D的淬火钢球压入金属表面,载荷保持10-60s后卸载,得到直径d的压痕。图2.6所示。

2

载荷除以压痕表面积的值即为布氏硬度。HB表示。单位:kgf/mm(或Mpa)。习惯不标单位。压头为淬火钢球(HBS)用于测硬度值<450的材料。压头为硬质合金钢(HBW)用于测硬度值450--650的材料。

布氏硬度实验使材料表面压痕大,不易测成品薄片的硬度,常测定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毛坯材料的硬度。

工件 加载 钢球

卸载d 钢球

图2.6 布氏硬度测试原理和方法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实验:用定角120°金刚石圆锥压头。图2.7所示。使一定压力,压入被测材料,据压痕深度度量材料软硬,压痕越深,硬度越低。用HRC表示。

测量范围20-67,其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每0.002mm压痕深度为一个硬度单位。 压痕很小几乎不损伤工件表面,可测淬火钢、调制钢等成品件的硬度。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心算公式为:1HRC≈1/10HB 3)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实验:用锥面夹角136°金刚石四棱锥体压头。一定载荷下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载,得对角线长长度为d的四方锥形压痕。如图2.8所示。载荷/压痕表面积得维氏硬度。用HV表示。

维氏硬度用于测定从极软到极硬的薄片金属材料、表面淬硬层、渗碳层等硬度。

因硬度实验条件不同,相互间无换算公式。据实验结果,大致换算关系:1HBS=10HRC=1HV。

搜索更多关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材料:是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工程构件及生活日用品,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历史学家根据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将人类生活得时代划分为: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铁器时代,当今人类正跨入人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新时代。 材料总和达40余万种,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材料按经济部门分为:土木建筑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医学材料等;按材料功能分: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四大类: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按使用性能分为:结构材料(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能的)。 金属材料:是目前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不如金属材料,但有金属材料不具备的某些特性,如耐腐蚀性、点绝缘性、消声、质轻、易加工成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