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出来。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说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三、说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难点:
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五、说教法、学法: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学法:我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法和朗读训练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交流自己的感受。美读训练法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语设计,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选择激发兴趣导入法,在课一开始,我会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结果最后一个罐子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找答案。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因此用兴趣引导法会使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我的课堂提问设计: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我会提出“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我还会问: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了,真的是陶罐害怕铁罐了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三: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课文感受文章气氛,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课堂活动二:小组讨论,我提出几个问题,比如“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与他们的结果做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和“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和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课堂活动三:让学生们吧这个故事演一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最后:结束语设计: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但这两个罐子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因为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两个罐子的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罐子,它们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就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师相机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