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教师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教师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0:48:22

人教社研讨课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 刘忠锋

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本诗意象奇特、想象丰富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人傲岸不羁的个性特质和人生态度。 3.初步尝试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品读突破与研讨深化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来到百年一中,感到非常荣幸;能在太白楼下和同学们一起研讨李白的诗歌,我相信更会使我终生难忘。这位诗界泰斗,曾于1200多年前,飘然而至,他迷恋于孔孟之乡之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仙踪侠影,他浣笔写诗,吟啸长歌,所以,今天的济宁才还有一条曲折的浣笔泉路和一中前面的太白楼。

而后,在长安度过了两年官场生活,因受到小人排挤,被赐金放还,他想去寻访名山大川,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愤懑之情。他先来到咱们山东,在作别东鲁的友人之时,他写诗言志,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山万水虽能阻隔他的双脚,却无法阻断他对天姥山的想象。那么,他梦中天姥山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二、教学环节(4:20)

【检查预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25)

走进一首诗歌

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这样一把金钥匙,接下来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学生推荐)

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从字音与节奏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学生评价)(4:30)

读出一种意境

刚才我们一起从诗歌的读音、节奏方面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但是真正的读懂一首诗,我们还要深入品味诗歌的意象,进而把握诗歌的意境。

第一单元侧重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探究诗歌主旨; 第二单元侧重于“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把握诗歌意境;

2

第三单元侧重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学会朗诵诗歌。

但是,具体到每一首诗歌鉴赏时三者又不得不合而为一,只是在处理某一单元时有所侧重。

本诗是第二单元第2课,所以,人教社在编排本单元时侧重于“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也就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学会把握诗歌意境一般方法。我就请同学结合你从前学过的知识回顾一下意象与意境的要相关知识,最好能结合实例来阐释意象和意境。 学生活动一:

1.赏析李白梦境,分析李白诗歌特点。要求:

①找出几组你最欣赏的句子,抓住意象分析李白诗歌意象奇特、想象丰富的特点; ②读出这几组句子的意境;

③就近自由组合,推举出中心发言人。

请同学们通过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长短——语调的高低表达出诗歌的意境,最好辅之以表情和体态语。(4:40)

2.第二段重点描写李白的梦境,根据我们刚才的品味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李白的梦境从整体上给你以怎样的感觉?

①惊——惊喜,惊奇,惊恐,惊愕,惊悸,惊悚,惊惧,惊叹?? ②美——幽美,秀美,柔美,壮美,朦胧美,梦幻美?? ③奇——雄奇,奇幻,奇妙,奇异,奇丽?? ④诡——诡谲,诡异,诡怪,诡丽,诡幻?? ⑤幻——虚幻,奇幻,梦幻,玄幻??

明确:李白的梦是那么美好,他在梦中是如此的自由,但现实中的李白是怎样的呢?(幻灯展示背景)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所以才有了作者第三段的感慨。让我们一齐来读第三段。

学生活动二:齐读第三段。

指导: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假如身负不羁之才,假如你也被小人排挤,那么,你是怎样的心情?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个最关键的句子。(4:45)

感悟一种人生

对于李白的人生态度,历来都有争议,赞同者认为那是李白的洒脱;批评者认为李白宣称“古来万事东流水”,当及时行乐,是消极的思想。你如何待李白的人生态度?在此我们以本诗的诗眼为上联,请你为李白对出下联,以此来表达你的观点。

上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下联:何不修身励志报黎元,任我尽得展雄才!

让我们面对静静的太白楼发出我们的誓言,请同学们齐读这幅对联。(4:50)

3

【单元延伸】

学会一种方法

1.赏析示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这支曲因断肠人触景生情而写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但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10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和怀才不遇悲凉情怀。

2.自主赏析:参照示例,尝试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人所营造的意境,进而解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

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忆江南(其一)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诗歌欣赏小结】

1.知人论世—思想(前提) 2.缘景明情—意境(本体) 3.吟咏诗韵—音韵(手段)

【结束语】

走进一首诗歌,读出一种意境,了解一种风格,最终是为了:感悟一种人生,陶冶我们的情操。

那是读一首诗的方法,但是,解剖一只麻雀可以了解许多只麻雀,通过抓住意象分析一首李白的诗获得的一种方法,并通过解读韦庄、白居易的诗印证此种方法,从而初步把握阅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附板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5

知人论世

意象奇特

缘景明情

想象丰富

吟咏诗韵

搜索更多关于: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教师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社研讨课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 刘忠锋 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本诗意象奇特、想象丰富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人傲岸不羁的个性特质和人生态度。 3.初步尝试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把握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品读突破与研讨深化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来到百年一中,感到非常荣幸;能在太白楼下和同学们一起研讨李白的诗歌,我相信更会使我终生难忘。这位诗界泰斗,曾于1200多年前,飘然而至,他迷恋于孔孟之乡之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仙踪侠影,他浣笔写诗,吟啸长歌,所以,今天的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