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7)分组讨论:上面两种解法有何区别,有什么联系。
3.教学例5.
电脑出示例5: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每分钟约跳75次,婴儿每分钟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读题、审题。
问:“婴儿每分钟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是什么意思? (2) 学生讨论交流,画出线段图。 (3)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边画线段图边向学生说明,因为要把青少年每分钟约跳的次数看作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青少年每分钟跳的次数,并把它分成5等份,再画一条线段表示婴儿每分钟跳的次数,比上面线段长一段。
(4)据图分析题意,学生讨论,
(5)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过程)
(6)联系例4中的第二种解法,想一想,这道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7)学生独立解答。
(8)看课本,完成例4、例5的计算过程。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这节课所学应用题的特点,一般可以怎样算。 (四)随堂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3(1)一根绳子截去5,还剩几分之几?
3(2)小明的苹果比小华多4,小明的苹果是小华的多少倍?
2.计算。
(1)一令纸500张,用去45,还剩多少张。
1(2)无线电厂三月份计划生产电视机14000台,实际超额14,实际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3.解答课后“做一做”1、2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七的1-3题。
第七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的第4-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读下面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产18。
(2)钢笔支数的25相当于圆珠笔的支数。 (3)花布的米数比白布长14。
1 (4)实际每月比计划节约了10。
引导学生思考:单位“1”是哪个量,另一个量是多少,根据这句话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2.分析解答下面两组应用题。 (1)练习十七的第5题。
1)先自己独立解答,再全班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区别? (2)练习十七的第6题。 1)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① “1” 鸭:
3 1200只 鸡比鸭多5
鸡:
?只 ② “1” 鸭:
3 1200只 鸡比鸭多5
鸡:
?只 2)看图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 ①1200×5=720(只)
33 ②1200×5+1200 或 1200×(1+5)=1920(只)
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比较以上两题,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你是怎样区别的?
33(3)把第②题的“养的鸡比鸭多5”改成“养的鸡比鸭少5”怎样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二、指导练习。 1.第7题。
(1)认真读题,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不同点。 不同点:
22 ①“剪去25”是剪去绳长的5,剪去的具体长度是多少米不知道,要用2×5算出剪去的米数,再减。 2 ②“剪去25米,就是具体剪去的米数,要直接减去5。 2 (2)区分“量25米”与“率5”的不同含义。
(3)学生自己解答。 2.第8题。
(1)理解女生和男生人数的关系,“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7:8。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4、9、10题。
第八课时: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5页例6和例7,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复习题:
5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8,还剩多少千克?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二、新授。 1.教学例6。
5(1)出示例6: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问;这道题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5“吃了8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引导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5吃了8
“1”
问;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图中没有表示出出来?
5吃了8
剩下15千克
“1”
?千克
剩下15千克
5吃了8
问: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中注明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问:根据题意,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应该怎样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3)指名列出方程。教师板书: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5 x-8x=15
5问:这里吃了的重量为什么用8x表示?
“1”
(4)解方程。
55问:这个方程的左边x-8x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出:(1-8)x=15 )
问:我们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
5“1-8”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继续把方程解答完毕。 (5)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6与复习题的两个线段图,问:
例6和复习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练习。
第74页“做一做”的题目。 3.教学例7。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例7:某工厂十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 问:“比原计划节约了19”是什么意思?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提示:这道题中哪两个量在比较,以谁为标准?先画哪条线段?
原计划烧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