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9淮阴侯列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9淮阴侯列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0:26:25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B.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C.相国绐信曰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众辱之 众:当众 .B.信由此日夜怨望 望:盼望 .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 .D.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矜:夸耀 .解析 B.望:怨恨。 答案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其缚?信乃.A.?

与哙等为伍?生乃.长乐钟室?斩之.

C.?

畔?人言公之.

( )(3分) ( )(3分)

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解析 A“罢”同“疲”;B“倍”同“背”;D“萆”同“蔽”。

( )(3分)

兵数万?信与张耳以.

B.?

袭吕后、太子?欲发以.余言?淮阴人为.

D.?

儿女子所诈?乃为.

解析 A项均为副词,反而,竟然。B项,动词,带领/目的连词,来;C项,代词,代韩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介词,对/介词,“为??所”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愿君留意臣之计 ..B.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C.乃为儿女子所诈 ..

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

( )(3分)

解析 A指“仔细考虑”;C指“妇女,小子”;D指“英雄豪杰”。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欲东下井陉击赵 .C.师事之 .答案 B

6.下列各句中补充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还报,(信)则大喜 B.食时信往,(亭长)不为具食 C.(信)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D.(人)再至,陛下乃疑矣

解析 B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亭长妻”;C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广武君”;D项依上下文,省略的成分应是“人言”。

答案 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信认为,虽然陈豨是皇上信任的臣子,但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久而久之,皇上也会率兵围剿。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这种说法,陈豨非常相信。

B.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这位家臣的弟弟上书告发,向吕后报告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C.萧何欺骗了韩信,让韩信进宫祝贺,韩信进宫后,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

D.司马迁认为,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在的周公、召公、太公相比,死后也可以享祭不绝。图谋叛乱,令人叹惋,但被诛灭宗族,实属不该。

解析 “实属不该”有误。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

( )(3分)

B.水上军开入之 .D.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

( )(3分)

解析 B为使动用法,ACD均为名词作状语。

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

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

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臶,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臶,立汉赤臶。”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臶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臶,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后生,臵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臵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爨:灶台 .B.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假:拨给 .

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详:同”佯”,假意 .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陈:列阵 .解析 A项应为名词作动词,烧火煮饭。 答案 A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 )(3分)

敢引兵遂下?乃.?A.

敢上璧 ?设九宾于廷,臣乃.势粮食必在其后?其.?B.

还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 ?水上军开入之.?C.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大笑?赵军望见而.

D.?

思矣 ?吾尝终日而.

解析 副词,均作“才”讲。B.指示代词,那/副词,还是。C.代词,指韩信、张耳等人/代词,这。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答案 A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

B.汉军在水边高竖帅旗擂鼓壮行,韩信则乘机亲领二千精兵偷袭赵王的大本营。

C.韩信井陉“背水一战”,虽违背《兵法》原旨,但依情势而定阵势确属高明之举。

D.诸将对韩信设计的战术本有疑虑,战后韩信说透布阵意图,他们才心悦诚服。

解析 A.李左车当时并未预见韩信会背水而战。B.“二千精兵偷袭”既非汉军擂鼓壮行,也非韩信亲领。C.曲解原文,没有领会“兵法不曰”的反诘语气。

答案 D

11.将文中画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向他报告,韩信非常高兴,方才引兵进入井陉狭道。

( )(3分)

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 沟高垒”以“绝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B.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C.相国绐信曰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众辱之 众:当众 .B.信由此日夜怨望 望:盼望 .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悬赏 .D.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矜:夸耀 .解析 B.望:怨恨。 答案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其缚?信乃.A.? 与哙等为伍?生乃.长乐钟室?斩之.C.? 畔?人言公之.( )(3分) ( )(3分) D.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解析 A“罢”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