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A(含解析)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A(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3:19:35

D.采用样方法调查浮萍的种群密度时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解析:浮萍可通过根部的微生物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但不能明说浮萍是分解者,B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0分)

11.(10分)(2019·晋冀鲁豫名校高三联考)为保护重庆特有濒危灌木缙云卫矛,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对北碚区板子沟和鸡公山两地的缙云卫矛种群动态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两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调查缙云卫矛种群密度时应该采取________法和全面踏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若被调查两地的面积大小相当,据图可知,________种群密度较大,鸡公山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

(2)同一种群植株在两地的最大生理寿命存在差异,板子沟植株的最大寿命为18龄,鸡公山为16龄,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在两种群中均发现了缙云卫矛高低错落的现象,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3)研究表明,缙云卫矛的种群小,且各种群相距较远,形成________隔离不利于基因交流,故灭绝风险较大。

(4)西南大学何平教授表示:“若不对全世界只在重庆才存活的缙云卫矛加以保护,或许等不到我们研究它能为人类带来哪些福祉的那一天,它就灭绝了。”这句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解析:(1)缙云卫矛是濒危灌木,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由图可知,鸡公山缙

- 5 -

云卫矛种群的幼龄和中间龄存活数多于板子沟,在两地面积相当时,鸡公山种群密度较大,鸡公山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同为缙云卫矛,在板子沟和鸡公山的最大寿命不同,不但与其自身的遗传因素有关,还与气候条件或人为干扰等环境因素有关。两地的缙云卫矛均属于种群范畴,不具有群落的结构特征,即垂直分层现象。

(3)由于地理障碍导致种群间不利于基因交流,即两种群间产生了地理隔离。 (4)设问引用的话体现的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样方(1分) 鸡公山 增长 (2)生物的性状除受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不能 (3)地理(1分) (4)潜在

12.(10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一种食草动物的放牧活动,能改善另一种食草动物的食物供应,这一现象称为“放牧促进”。塞伦盖提草原拥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斑马主要吃草的茎和鞘,几乎不吃其叶子;角马更多的吃鞘和叶子;汤姆逊羚羊则吃前两者吃剩的牧草叶和大量未动过的杂草类。牧草茎含大量木质素、蛋白含量低,营养价值低;而叶则相反,且杂草叶含蛋白质的比例又比禾草叶高。角马采食过的草地,植物的生物量恢复快。在角马迁走后,汤姆逊羚羊迁入,它们喜欢集中在原来角马吃食过的地方吃草,对未被角马吃食过的草地不感兴趣。

(1)上述几种食草动物对草的选择主要是选择草的不同________ (填“种类”或“部位"),这有利于减弱它们对食物的竞争。

(2)斑马不是反刍动物胃简单而大,相对其他几种食草动物,斑马需大量吃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将这些食草动物从牧草地迁走,反而造成杂草丛生,说明食草动物的活动能调节________,提高牧草地的________。

(4)“放牧促进”的现象说明,食草动物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在促进牧草生长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

(5)过度放牧和停止放牧都会破坏草原,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这说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三种动物对草的选择主要是选择草的不同部位,这样有利于减弱它们对食物的竞争。

(2)斑马不是反刍动物胃简单而大,说明斑马的食物营养价值低且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差,因此需通过大量吃草来补偿。

(3)将食草动物从牧草地迁走后造成了杂草丛生,说明食草动物的活动能调节种间关系,提高牧草地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 6 -

(4)“放牧促进” 指一种食草动物的放牧活动,能改善另一种食草动物的食物供应,由此说明,食草动物之间不仅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在促进牧草生长方面有协同关系。

(5)过度放牧和停止放牧都会破坏草原,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需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部位 (2) 斑马的食物营养价值低(且斑马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差),需通过大量吃草来补偿 (3)种间关系 (抵抗力)(1分) 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1分) (4)协同作用(协作关系) (5)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的开发和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13.(10分)(2019·福建漳州市高三质检)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丙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法,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乙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请写出图中D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后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丙属于次级消费者,体型一般较大,活动范围较广,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图中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B+F,输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C,能量传递效率为[C/(B+F)]×100%。

(2)乙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乙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丙的粪便中的能量,图中D为输入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第四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是热能,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利用。

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标志重捕 [C/(B+F)]×100% (2)乙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丙的粪便中的能量 大部分通过第四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是热能,热能

- 7 -

不能被生产者再利用

14.(10分)(2018·江苏卷)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图中第二营养级中的甲的能量可以流向第三营养级丙、丁,图中遗漏的能量流动途径是水草→甲→丁。

(2)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丙、丁。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初级消费者(乙)的能量有三个去向,一是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二是流向下一营养级(丙和丁),三是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4)第二营养级包括甲和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甲+乙)/2 500,甲同化的能量未知,乙同化的能量为1 900,故第一、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大于7.6%(1

- 8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采用样方法调查浮萍的种群密度时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解析:浮萍可通过根部的微生物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但不能明说浮萍是分解者,B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0分) 11.(10分)(2019·晋冀鲁豫名校高三联考)为保护重庆特有濒危灌木缙云卫矛,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对北碚区板子沟和鸡公山两地的缙云卫矛种群动态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两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调查缙云卫矛种群密度时应该采取________法和全面踏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若被调查两地的面积大小相当,据图可知,________种群密度较大,鸡公山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 (2)同一种群植株在两地的最大生理寿命存在差异,板子沟植株的最大寿命为18龄,鸡公山为16龄,这反映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