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版大一轮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讲义: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第3讲 Word

2019版大一轮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讲义: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第3讲 Word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8:08:23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质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盐酸能够破坏生物膜的选择透性,质膜与液泡膜均失去选择透性后,液泡内的色素才会进入蒸馏水中,使水的颜色变红。

5.下面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答案B

解析图中1~3为目镜,其放大倍数依次增大,4~6为物镜,其放大倍数依次减小,故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小、最多,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最大,视野最暗。 6.(2017·温州期末)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A.磷脂的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D.水的含量 答案B

解析蛋白质是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

8.下列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膜中的膜蛋白比磷脂更易移动 B.质膜中夹杂着胆固醇增加膜的“柔性” C.质膜中的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D.质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有差异但脂双层却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质膜中的磷脂比膜蛋白更易移动,A错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的脂肪酸分子尾部可以摇摆,使得整个磷脂分子能发生侧向滑动,但由于细胞膜中夹杂着有“刚性”的胆固醇,因此这种膜的“柔性”是有限的,B错误;质膜中的有些膜蛋白为酶,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正确;质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有差异,脂双层也不完全相同,D错误。

9.(2017·浙江11月选考)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它们的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B.统一性 C.遗传性D.特异性 答案B

解析动物和植物都由真核细胞组成,它们的结构相似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 二、加试选择题

10.下列有关肝细胞的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

B.电子传递链有关的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C.构成质膜的脂质有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镶嵌贯穿在脂双层上 D.质膜上某些膜蛋白的形状发生改变,仍有生物活性 答案C

解析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例如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含有氧化酒精的酶,A正确;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和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B正确;蛋白质镶嵌贯穿在脂双层上,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错误;质膜上某些膜蛋白的形状发生改变,仍有生物活性,例如载体,D正确。

11.在水溶液环境中磷脂分子可自发形成如图1、图2所示结构,称为脂质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膨胀 B.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相同 C.图示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D.应用如图2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 答案A

解析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所以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膨胀,A正确;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不完全相同,质膜上还有蛋白质和糖类,B错误;磷脂分子不具有识别的功能,C错误;应用如图1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图2磷脂分子亲水头部位于内部,不能贮存脂肪颗粒,D错误。 12.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无核膜 B.甲、乙图中均有细胞壁,且二者的成分相同 C.甲、乙两图的细胞均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膜 D.甲、乙两图的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B

解析分析图解可知,甲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A正确;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

膜都具有选择透性,C正确;甲细胞为原核细胞,乙细胞为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存在核糖体这一细胞器,D正确。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共同建立的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能说明技术对科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结构上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B错误;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共同建立的,C正确;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说明技术对科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多选)() A.一定是生产者

B.鞭毛的基部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4)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而乙有;甲只有(细胞器),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答

(1)BC(2)甲乙甲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4)核膜染色质核糖体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质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盐酸能够破坏生物膜的选择透性,质膜与液泡膜均失去选择透性后,液泡内的色素才会进入蒸馏水中,使水的颜色变红。 5.下面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答案B 解析图中1~3为目镜,其放大倍数依次增大,4~6为物镜,其放大倍数依次减小,故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小、最多,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最大,视野最暗。 6.(2017·温州期末)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