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肾活检免疫荧光呈“满堂亮”现象临床意义的探讨
肾活检免疫荧光呈“满堂亮”现象临床意义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肾活检免疫荧光“满堂亮”(指肾组织免疫荧光IgA、IgG、IgM、C3、C1q、FR同时阳性)的现象与临床肾脏疾病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8月年有完整临床资料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测呈“满堂亮”的3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5例呈“满堂亮”的诊断为:① 狼疮性肾炎13例。②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5例。③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④ 过敏性紫瘢性肾炎5例。⑤IgA肾病3例。⑥溶血尿毒综合症2例。⑦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①“满堂亮”现象可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最多见于狼疮性肾炎,是狼疮性肾炎最有特征性的免疫病理改变。②“满堂亮”现象也可出现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紫癜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肾脏疾病。③对呈“满堂亮”而临床诊断为非狼疮性肾炎的病例应追踪观察,尤应注意与狼疮性肾炎的密切关系,以便发现某些延迟出现狼疮血清学阳性反应的和(或)狼疮临床表现的狼疮患者。
【关键词】肾活检免疫荧光; 肾脏活组织检查;肾脏病理诊断
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IgA、IgG、IgM、补体C3、C1q、FR同时呈阳性的现象称为“满堂亮”(full2house),一般认为它是狼疮性肾炎最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如何评价肾免疫荧光“满堂亮”,它与临床各类型肾脏疾病相关性如何?目前鲜有报道,为此,笔者回顾了2005年1月~2008年8月本科有完整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8年8月本科有完整临床资料及肾活检记录病例1425例,其中肾活检免疫荧光呈“满堂亮”病例有35例,男性20例,年龄8~20岁,女性15例,年龄7~22岁。将35例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IgA、IgG、IgM、补体C3、C1q、FR同时阳性即肾活检免疫荧光“满堂亮”病例结合其全面临床表现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 诊断标准及方法
1.2.1 病例的临床诊断沿用常用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96年美国风湿病会议规定的SLE标准诊断。IgA肾病诊断根据免疫病理诊断,并除外了其他可以IgA沉积为主的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诊断根据典型皮肤紫癜及肾实质受累的表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诊断符合1989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诊断标准。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根据典型肾小球基膜上皮下可见“驼峰”样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