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产20万吨特种水产饲料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渔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在近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水产养殖业,最近30年里,在全球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最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可以说,中国对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就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长期以来,我国渔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张,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加深了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因此我国的渔业发展正由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第二次增长方式转变。有效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确保人类健康,有机水产品、绿色水产品的生产方式将成为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生态养殖的理念将得到广泛推广。根据农业部发布的《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到2010年,构建出我国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现有50%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促进渔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2009年及未来几年,中国渔业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发展时期。
安乡县地处洞庭湖滨,是归家商品鱼基地县和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之一,总养殖水面达30万亩,精养水面达25万亩,水产品产量在7.5万吨以上,但养殖水平落后,对环境影响也较大,而且养殖品种较少,主要以草鱼为主,养殖效益比较低下。要振兴和发展安乡渔业,必须调整养殖结构,引进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快养殖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和科技化。为此,安乡县政府拟向社会引资建设一个年产20万吨特种水产饲料的生产企业,建
--
--
立特种名优鱼养殖基地,带动安乡县渔业向特种养殖业方向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渔业科技发展规划
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党的农村政策指引和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我国渔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896万吨,是1949年的108倍,渔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由建国初的0.2%提高至10%左右,成为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8年水产品出口达到10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6%,连续9年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渔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国渔业不但成功解决了水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水产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主体,目前水产养殖产量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0%,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我国渔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二是“以养为主”方针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科技进步为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升我国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科技对现代渔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农业部制定了《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规划》肯定了“十五”期间我国渔业发展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养殖生态环境等迫切需要渔业科技进步支持。《规划》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构建出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现有50%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均
--
--
达到63%以上),促进渔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水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技术等研究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加快高效饲料、安全渔药和免疫制剂研发,加强养殖容量研究,建立环保、优质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促进水产养殖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水产养殖综合效益。本项目建设是为推广新一代特种水产饲料,是把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实践活动,符合国家渔业科技发展规划,对促进洞庭湖区渔业发展、优化湖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市场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建设是拉动安乡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安乡县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之一,曾荣获“全国渔业先进县”称号。现有养殖水面30万亩,精养水面25万亩。盛产青、草、鲢、锂、鲫、鳊、鳜、大口鲶、黄板、乌鳢等优质鱼和鳖、龟、鳝、螺、青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全年水产品总量在7.5万吨,居全省第四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本项目建设着眼于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减少鱼病,降低水体污染,从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在全县及周边地区推广,能有效带动安乡县本地的水产养殖业向特种水产养殖方向发展,养殖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将有效地提高全县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利税近4000万元,成为上缴税收过千万的企业之一,将为安乡县域经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
--
第三章 市场分析和竞争力分析
一、我国水产饲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的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全球的69%。200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896万吨,是1949年的108倍,渔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由建国初的0.2%提高至10%左右,成为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8年水产品出口达到10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6%,连续9年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渔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我国饲料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由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畜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带动饲料行业增长,我国饲料总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将扩大对水产品和牛羊肉的需求比重,从而推动水产和反刍饲料的快速增长;三是未来我国饲料工业集中度会逐步提高,优势企业将得到发展壮大。
今后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将具有如下的特点:(1)饲料品种大大增加,这是由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2)科技含量高、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的浓缩料和预混料的生产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并根据养殖水生动物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地域饲料源的情况,研制出一系列理想的浓缩配方,并把产品的售后服务提高到更高的水平。(3)优质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生产会得到更快的发展。(4)现代化的大型饲料厂与小型的自配饲料厂将并行不悖的发展。这是因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以分散养殖与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且以分散养殖为主的特点决定的,为适应这种形式的需要,两种类型的饲料厂均会利用各自的优势得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