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瘾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瘾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上祝同学们一臂之力,在课余生活中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休闲娱乐空间。但是万事万物有利皆有弊,网络带给大学生们很多益处的同时,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部分同学深陷网络不能自拔,形成网瘾,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直接危害社会。
关键字:大学生,网瘾
一、网瘾的定义与表现
1、医学界有个专业术语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AD)。《百度百科》解释:它是一种现代的新形式心理疾病。
依·凡格尔伯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准:(1)下网后总是不忘网事;(2)不满足上网时间;(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5)总是想借助于网络缓解压力;(6)视上网比学业更重要;(7)为上网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惜支付巨额网费;(9)不愿向亲友吐露频频上网的真相;(10)下网后有焦虑感。
只要满足以上10条中的5条,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种病态表现,表现为:
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网瘾的成因
1、个人原因
1.1学生性格缺陷
内向、自卑、耐挫力差的学生陷入网瘾的原因多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选择到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让大家俯首称臣。在网络上的也有朋友关心他们,欣赏他们,排除在现实世界的烦恼。
1.2 学生自制力不足
乐于接触新鲜事物是年轻人的宝贵品质,刚接触网络的学生大都兴趣十足,在初步了解之后,大部分人只是把它当做工具或适度消费的用品,网瘾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是自制力不足。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可一旦脱离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再加上没有明
确的奋斗目标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状态,面对信息量大、图像文档资源丰富的网络、富有刺激性的游戏、“理解人”的网络,便会对之“一见钟情”,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给与帮助,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这些大学生就会被网络淹没。
1.3 学生补偿心理影响
在初高中时代,基本上过的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去学习的路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生活单调乏味。学校的教育也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是进了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结果就是很多考上大学的学生,觉得理想实现,中学付出了那么多,现在该是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了,就放纵自己,每天无所事事,就把很多时间花在网络上,最终沉迷于网络世界里。
另外有的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比较大,通过网络聊天和游戏,可以暂时忘却在现实中的烦恼,甚至会是网上人们的夸赞和崇拜的对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游戏不断升级、不断获得装备和积分,经过实践的积累最终变得无敌,极大的满足了人的占有欲和成就感。而网瘾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不顺利,立刻让他们的信心变得脆弱,于是他们只能去网上寻求心灵安慰,寻求虚拟的成功。如此循环下去,最终造成他们网络游戏的成功,现实生活的失败。
1.4 学生其它心理因素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契机,或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自己苦闷的情绪无处排解;或者恋爱失败,自己痛楚的感觉无处发泄;或者刚才中学进入大学,没有了以前考大学的时候的冲劲和明确的生活目的,对大学生活感到空虚、无趣,害怕再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这时就容易迷上网络游戏,进而网络成瘾。
2、家庭因素
网络成瘾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显现出的是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更多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对照研究中还表明:在网络成瘾问题中大学生父母教育方式方面,父亲表现出过分干涉和保护,母亲表现出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缺乏理解导致了家庭教育不成功。还有些研究证实:在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家庭环境各因素上,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态度、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单亲家庭、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态度(粗暴惩罚、不管不问、溺爱、金钱奖励)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和、敌意)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及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因。
3、学校教育
某所高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标准。这表明网络成瘾问题在高等院校中也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国只重分数,教书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使孩子缺乏理想,厌恶学习,一旦接触网络游戏和网聊就容易上瘾,沉迷其中。由于在应试教育下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为了逃避生活或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使青少年转向网上寻求一种寄托。
高校宽松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可轻易在宿舍里面使用宽带网,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较多的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又可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监控。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学生之间又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在遭遇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就业危机、往往把网络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
4、社会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