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合集】盐城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煤和石油是两种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石油裂化 【答案】A
【解析】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烃,故A正确;煤经气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石油、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石油裂解,故D错误。
2.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C(s) + H2O(g)衡状态的是
A.v逆(H2O)=v正(CO) C.n(H2O):n(H2)=1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v逆(H2O)=v正(CO),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至始至终质量不变,B错误;C.平衡状态的另一判据是浓度保持不变,C错误;D. 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1molH2,表述的都是V正,不能做标志,D错误,选A。 3.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1
-1
CO(g) + H2(g),一定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
B.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D.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1molH2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1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36 B.24 C.16 D.9 【答案】B
【解析】平衡时c(HI)=4 mol·L,HI分解生成的H2的浓度为1 mol·L,则 NH4I分解生成的HI的浓度为4 mol·L-1+2×1 mol·L-1=6 mol·L-1,所以NH4I分解生成的NH3的浓度为6 mol·L-1,所以反应(1)的平衡常数k=c(NH3)×c(HI)= 6 mol·L-1×4 mol·L-1=24 mol2·L-2。故选B。
4.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1
-1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A正确;
B. 金属镁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金属铝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备,B错误; C.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C正确; D. 越活泼的金属其金属阳离子越难得到电子,因此越难冶炼,D正确; 答案选B。
5.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 A.CH3CH2OH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H3CH2OH只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不能反应,故A错误; B.CH3CHO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不能反应,故B错误;
C.CH3OH只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不能反应,故C错误;
D.CH3COOH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掌握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要知道,能和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羧基、酯基、卤素原子等;能和碳酸钠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酚羟基。
6.对热化学方程式H2(g) + I2(g) = 2HI(g);△H = +52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
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I气体需吸收52kJ热量 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A错误;
B.CH3CHO
C.CH3OH
D.CH3COOH
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不能表示物质分子数目,B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H2(g) + I2(g) = 2HI(g) △H=+52kJ/mol表示的意义: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kJ的热量,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H2(g)+I2(g) = 2HI(g) △H=+52kJ/mol中,焓变值是正值,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不会放出热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消耗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答案】D 【解析】 【详解】
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设Al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 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
2molAl与足量酸、碱消耗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mol:2mol=3:1。 答案选D。
8.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 B.氨基酸 C.淀粉 D.葡萄糖 【答案】C
【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天然高分子为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
详解: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淀粉的分子量由几万到几十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正确;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错误;正确选项C。
9.三聚氰胺(如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1:6
C.2:3
D.3:1
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 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得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故A正确;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达到一万的化合物,而三聚氰胺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蛋白质的一个条件就是结构中含有肽键,而三聚氰胺没有,所以不属于蛋白质,故C错误;D、三聚氰胺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A。 10.根据下列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Br2+2Fe2+===2Fe3++2Br-
判断相关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I- > Fe2+> Br- C.Br2 > I2 > Fe3+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反应①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低为+2价,则Fe3+为氧化剂,I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价,所以I2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Fe3+>I2;同理,反应②中Br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则Br2为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3价,则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Br2>Fe3+,因此氧化性为Br2>Fe3+>I2,故选B。
11.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只提高逆反应速率 B.降低温度可提高正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0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A说法错误; 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故B说法错误;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故C说法正确; D、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υ正=υ逆≠0,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C。
B.Br2 > Fe3+ > I2 D.I2 > Fe3+> Br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