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 精校解析Word版 - 图文
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张向晨表示,美国以单边实施的301调查结果为依据,企图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的做法,既有违美国在世贸组织曾做出的承诺,也有违世贸组织相关判决和规定。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表声明说,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如果美方执意要打,我们将奉陪到底,并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也特别指出,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2017年,国内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65%,且内需潜力大,并且中国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关系仍有较大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概括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并分析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答案】原因:①美国为复苏经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②贸易领域里商品的同质化和冲突;③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成扩大趋势; 国家和政府:①通过外交和贸易手段来解决,向“WTO”提出控诉;(或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坚决及时地反击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采取对等措施对自美国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③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国内市场需求;④进一步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扩大发展中国家市场;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并分析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考生解答本题要首先注意本题有两问:一是概括中美贸易战的原因,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美国为复苏经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贸易领域里商品的同质化和冲突、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有扩大趋势等方面来概括;二是分析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通过外交和贸易手段来解决,向“WTO”提出控诉(或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和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及时地反击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采取对等措施对自美国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等角度来回答。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27.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从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到《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从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 - 13 -
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最后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次宪法修改,始终贯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精神和原则,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宪法修改为什么必须首先由党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答案】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领导立法。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④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解析】 本题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宪法修改为什么必须首先由党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宪法”“党”“全国人大”,调动运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知识分析回答。 28. 2017年,N市精准施策“拨穷根”,立志成城奔小康。在脱费攻坚这场硬仗中,N市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五方联动模式”.共建脱贫奔小康产业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N市还建立了“三个一”调度推进机制和“三十一”督导暗访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月一调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周一调度,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书记包括“第一书记”一天一调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N市各级人大牢牢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策参谋,敢于善于监督,确保政策落实,督促各级政府加强扶贫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宣传,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N市各级监察委员会按照“4+N”专项监察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村种植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和资金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奎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着力发现问题、核查问题、处理问题、督促整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谈谈该市是怎样开展脱贫攻坚战工作的。 - 14 -
【答案】①该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带领全市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该市各级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行使监督权,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③该市各级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经济等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共建脱贫奔小康产业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该市监察委员会积极探索监察方法,履行监察职能,大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谈谈该市是怎样开展脱贫攻坚战工作的。 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出该市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市委政府领导带头,各级人大主动作为,该市监察委员会积极探索监察方法,村民积极参与,共建脱贫奔康产业园。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党的宗旨、地位、党组织的作用、政府的工作原则及依法履职、人大的职权、监察委履行监察职能、村民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说明该市是怎样开展脱贫攻坚战工作的。 【点睛】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29. 国歌是宪法确定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尊重国歌的行为,比如奏唱国歌随意化,又在诸如婚丧嫁娶、门店开业等私人场合奏国歌、歪唱国歌等,这些行为无形中损害了国家的尊严。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相关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应当采取积极开展《国歌法》的宣传工作,普及奏唱礼仪知识,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应当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就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2)请列举两个与崇尚法律弘扬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名言、警句或俗语 【答案】(1)公民角度: ①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不能为个人经济利益,损害国歌尊严; ②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规范庄严奏唱国歌,遵守《国歌法》的相关规定; - 15 -
③公民要勇于监督,积极同生活中遇到的有损国歌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政府角度: ①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进行普法宣传,营造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规范执法,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2)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乃治国之重器; 你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解析】 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就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主体是公民与政府,然后构建知识体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有序的参与;政府的性质及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制约和监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2)请列举两个与崇尚法律弘扬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名言、警句或俗语。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本题的涉及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