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算得对吗
教学内容: P:56-58 算得对吗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小朋友什么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时,怎么判断售货阿姨找的钱是对的呢? 出示p56页挂图。提问学生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 指名列式:118+138=256(元)
138 +118
256
答:应付256元 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
教师小结: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 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00-44=256,可以用加法来验算:256+44=300 300 256
- 44 + 44 256 300
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 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 三、新知运用 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
四、巩固提高 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课堂。
作业设计: P:55 第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算得对吗
练习四
教学内容: P:59-61 练习四 教学目的:
1.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二、 玩中学
1、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教师启发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找到最大数与最小数,怎样确定哪两个数的和最大,哪两个数的和最小,哪两个数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4题。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5题。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6题。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7题。
6、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8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比较出得数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7、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9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9、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六、认识图形 认 识 角
教学内容:认 识 角 P:62-6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 3.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纸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谁愿意说说你喜欢做什么游戏? 生: 老鹰捉小鸡……
师:同学都喜欢做游戏,那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拼图游戏,好吗? 生:好。 师:拿4根小棒,想想看你能把它们围成什么图案呢? 生:正方形、菱形
师: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们围成什么图案呢? 生:三角形
师: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案吗? 生:不能
师:让学生将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 (板书:角) 二、新授:
1、做角: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拼成了角,那现在你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 生:想。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看一看,观察一下,这个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师: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画角
师:同学们的小手可真灵巧,那你们想不想用你那灵巧的小手把角画下来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