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20113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总学时数:72学时 学 分:4学分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张思源) 编制时间:2010年3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课程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硬件、应用和开发为一体的重要课程,主要讲授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网络管理及安全等知识 。
课程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建及应用技术;能熟练安装、规划和管理局域网络,初步具备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了解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二、总体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的分类,分组交换的概念与理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了解计算机通信在TCP/IP体系下的各个层次上的实现以及相关技术。掌握网络架设的理论基础,并广泛了解各种最新的网络知识,通过理论作业、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丰富网络架设经验,以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经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属于专业主干课,前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它的后续课程是《局域网组网技术》。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保证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四、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章次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总学时 第一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里 2 4 6 0 2 2 2 6 8 第二章 第三章
网络通信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1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OSI传输层 OSI网络层 网络编址:IPv4 OSI数据链路层 OSI物理层 以太网 网络规划和布线 合计 6 6 10 6 2 4 3 49 2 2 4 2 2 4 3 23 8 8 14 8 4 8 6 72
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2、数据网络在以人为本的网络中扮演的角色。 3、数据网络的关键组件。 4、融合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介绍通信的基本知识以及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了解:网络、数据、局域网 (LAN)、广域网 (WAN)、服务质量 (QoS)的概念。 理解:安全问题、网络协作服务。 掌握:Packet Tracer 练习的概念。 2、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数据、局域网 (LAN)、广域网 (WAN)、服务质量 (QoS)的概念。 难点: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 (四)教学建议
教师应联系实际,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网络的密切关系问题的理解。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2
作业:课后练习
第二章 网络通信(6学时) (一)教学目标
1、网络的结构,包括成功通信所需的设备和介质。 2、协议在网络中的作用。
3、使用分层模型来描述网络功能的优点。 4、TCP/IP模型和OSI模型。 (二)教学内容
如何建立和使用网络模型,介绍 OSI 和 TCP/IP 模型以及数据封装过程。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了解:构成网络的设备、连接设备的介质、通过网络传送的消息。 理解:用于规范网络通信的规则和过程。 掌握:OSI 和 TCP/IP 模型。 2、重点、难点
重点:用于规范网络通信的规则和过程。 难点:网络通信模型分层的思想。 (四)教学建议
在讲解网络通信模型是一种分层的结构时,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分层的思想:一幢100层的大楼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程,但是我们只要一层一层地施工,一定能够完成。任何一层都是为上一层支撑,但又依赖下一层向它提供相应的支撑。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章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8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OSI模型上三层功能如何为终端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2、描述TCP/IP应用层协议如何提供OSI模型的上层结构所指定的服务。 3、描述常见TCP/IP应用程序的功能,例如:万维网和电子邮件,以及相关服务(包括HTTP、DNS、SMB、DHCP、SMTP\\POP以及Telnet)。
(二)教学内容
本章将着重介绍 OSI 模型中应用层的作用以及它的组成部分:应用程序、各种服务及协议。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3
了解: OSI 模型的上三层功能如何为终端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TCP/IP 应用层协议如何提供 OSI 模型的上层结构所指定的服务。 规定人们如何在信息网络中使用应用层通信。
理解:解释协议如何确保一种设备上运行的各种服务可以收发很多不同网络设备的数据。
掌握:常见 TCP/IP 应用程序的功能,例如:万维网和电子邮件,以及相关服务,包括 HTTP、DNS、SMB、DHCP、STMP/POP 以及 Telnet。
2、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关注 HTTP、DNS、DHCP、SMTP/POP Telnet 和 FTP。 难点:各种常用服务及协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建议
在讲解各种具体的服务和协议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下让学生体验各种常用的服务及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作业:课后练习
第四章 OSI传输层(8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解释传输层的需求。
2、确定传输层在终端应用程序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3、描述两种TCP/IP传输层协议——TCP和UDP的作用。 4、解释传输层的关键功能,包括可靠性、端口寻址以及数据分段。
5、确定TCP和UDP协议的应用场合,并举出使用每个协议的应用程序的例子。 (二)教学内容
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传输层在封装应用程序数据以供网络层使用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了解:解释传输层的需求。
确定传输层在终端应用程序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描述两种 TCP/IP 传输层协议 — TCP 和 UDP 协议的作用。 解释传输层的关键功能,包括可靠性、端口寻址以及数据分段。 理解:解释 TCP 和 UDP 协议如何发挥各自的关键功能。
掌握:确定 TCP 或 UDP 协议的应用场合,并举出使用每个协议的应用程序的例子。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