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
三、认识论
1、实践决定认识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要重视认识的作用,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人类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她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反复认识事物,并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3、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原理】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方法论】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善于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变失败为成功。
四、唯物史观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全面认识和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