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4.4群落的演替
课题名称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学习重点】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学习难点】
1.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
活动一 分析裸岩演替成森林的过程
观察教材中“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图及过程,讨论下面的问题: (1)归纳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所经历的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优势类群,填写在下表中:
阶段 优势类群 (2)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
第1页/共6页
是地衣?
(3)地衣阶段为苔藓阶段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组内研学】
活动二 分析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
阅读教材中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演替过程的完全相同吗? (3)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能树林吗?为什么? 活动三 归纳群落演替的概念及类型
结合裸岩演替和弃耕农田演替的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群落的演替?
(2)根据上述两则事例比较两种演替类型的不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需时类型 初生 演替 次生 演替 (3)判断下面的事实属于什么类型的演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2页/共6页
起点 间 演替速度 实例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弃耕后森林 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上演替过程 湖泊可以演变为森林 【交流促学】
活动四 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根据教材中“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实例,思考下面的问题: (1)被不同程度践踏后的草地,分布的植物为什么不同?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3)分析人类的下面的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草原上的超载放牧: 乱砍滥伐森林:
向河流中排放污水: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4)我国目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什么意义? 【检测反馈】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
A.地衣 B.苔藓 C.草本植物 D.木本植物 2.有关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 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方向和速度与物理环境无关
C.初生演替进行缓慢,次生演替出现和发展得较快
第3页/共6页
D.人类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在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4.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
第4页/共6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