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泥中央控制室操作工技能等级考核应知应会试题
水泥中央控制室操作工技能等级考核应知应会试题
中级(一)
应知题
A 名词解释(每小题2—2)
1.水化 14.生料制备 2.石灰饱和系数 15.回转窑的筒体 3.固相反应 16.支承装置 4.粘散料 17.固相反应 5.烧成过程 18.窑外分解窑 6.阿利特 19.普通硅酸盐水泥 7.f-Cao 20.最低共熔温度 8.完全燃烧 21.实用易烧性 9.白火焰 22.硅酸盐水泥 10.熟料单位热耗 23.配料 11.烧流 24.水硬率 12.荷重软化点 25.干法生产 13.硅酸率 26.燃料
B 填 空
1.燃烧速度决定于( )及( )速度。 2.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分为( 1
27.燃料热值 28.短焰急烧 29.黑影 30.窑皮 31.气体表压 32.水泥 33.熟料 34.熟料容重 35.窑灰 36.粉煤灰 37.水化速率 38.回转窑热效率 ),( ),( )三个主要
过程。
3.挂窑皮时应采用( )的方法。
4.火焰的( ),( ),( ),( )对熟料的煅烧影响很大。 5.从生料到熟料经历了复杂的( )变化过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6.出窑熟料落到篦冷机后,先受到( )的急速冷却,然后随物料的前进受到( )的继续冷却。
7.正常火焰的温度通过钴玻璃看到:最高温度处火焰发( ),两边呈( )
8.加料﹑加风和提高窑转速应坚持( )的原则。 9.当采用以稳定喂料量为主的调节时,其主要参数的调节优先顺序是A( )B( )C( )D( )。
10.SF窑热耗比一般预热器窑低的原因是( )和( )热损失较低。
11.回转窑运转周期主要决定于( )质量。
12.回转窑内物料流量是通过改变回转窑( )来控制的。 13.煤粉越细,燃烧速度越( )。
14.二次空气的风量和风速的调节,在一般操作是靠调节( )来实现的。
15.回转窑内的煤粉燃烧装置主要由( ),( )和燃烧带筒体组成。
16.燃烧带内的传热,主要是火焰向物料和窑壁进行( )传热,其次也有( )和( )传热。
2
17.( )和( )的合理配合是降低煤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18.旋风筒的主要任务是起( )和( )物料的作用。而不是传热。
19.分解炉是由( )、( )和( )构成。 20.挥发分( )的燃料着火温度低,挥发分( )的燃料着火温度高。
21.在传热过程中( )传热的基本条件,是传热的( )。 22.窑系统控制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 );煤磨系统控制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 )。 23.熟料形成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 )。
24.可以通过改变摩擦系数和调整( )来控制窑筒体的上下窜动。 25.常用的密封装置有( )、( )和( )三种。 26.按照燃料的物态可将燃料分为( )、( )和( )三种。
27.习惯上把发热量为( )kJ/kg煤的煤规定为标准煤。 28.水泥生产工艺过程(除矿山开采外)包括( )、( )、( )。
29.由生料变为熟料,一般要经过( )、( )、( )、( )、( )、( )六个过程。
30.预分解窑分为三个工艺带,即( )、( )、( )。 31.CaO3分解吸收的热量占干法窑热耗的( )%以上,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
3
32.窑的热耗有( )、( )、( )、( )和废气带走热五个方面。
33.C3S与少量其他氧化物形成固溶体,称为( )矿或阿利特。 34.一次风对煤粉起( )作用,同时还供应煤的挥发分燃烧所需的氧。
35.按分解炉内气流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有( )、( )、( 和( )四种分解炉。
36.影响煤粉质量的六个主要因素是( )、( )、( )、( ( )和( )。
37.国标规定熟料中MgO含量不得超过( )。 38.熟料烧结过程中在( )带内运动速度最快。 39.C3S水化较( ),早期强度较( )。 C 判 断
1.预热器内气体与物料的传热主要是在旋风筒内进行的。 ( 2.生料中的液相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缓慢,其烧结范围就宽。 ( 3.入窑物料分解率不高,预烧不好,窑尾温度低,窑头煅烧困难,则需要加煤烧大火来解决。 ( )
4.预分解窑投料愈少愈好控制。 ( )
5.熟料中C3S是熟料煅烧时最先生成的。 ( )
6.C3A和C4AF在熟料中的质量百分数,即为液相量。 ( 7.预分解窑熟料烧成过程所需能量最多。 ( )
8.生料中碱含量高时,用石膏配料主要作用是提高硫碱比。 ( 4
))、)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