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简答题重点
第一章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其基本特征为:(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第二章
10、学习型组织有何标准?
(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与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第三章
6、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下述的主要观点:(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3)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4)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第四章
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包括提供安全的产品、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提供售后服务、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及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
第五章
2、什么是管理哲学?它由几个方面构成?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管理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管理辩证法(2)管理认识论(3)管理文化(4)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第六章
2、集体决策的优点有哪些?
(1)能更大范围的地汇总信息(2)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3)能更好地沟通(4)能得到更多的认同(5)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3、什么叫风险型决策?
风险性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第七章
1、解释计划内容的5W1H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 Who,谁去做?人员。 Where,何地做?地点。 When,何时做?时间。
How,怎么做?方式手段。
5、什么叫战略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5年以上) 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第八章
7、什么叫目标管理?
孔茨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他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有效地、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9、什么叫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第九章
6、有效管理要求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合理的组合?请举例说明。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与此相对应,分权是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集权和分权主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集权意味着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中,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均由主管作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实施执行者,没有任何中间管理人员,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这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显然是不可能的。而绝对的分权则意味着全部权力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甚至分散在各个执行、操作者手中,没有任何集中的权力,因此主管的职位显然是多余的,一个统一的组织也不复存在。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的组织,可能是集权的成分多一点,也可能是分权的成分多一点。我们需要研究的,不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而是哪些权力宜于集中,哪些权力宜于分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集权的成分应多一点,何时又需要较多的分权。(举例略)
第十章
7、在贡献考评中要注意什么?
(1)应尽可能把管理人员的个人努力和部门的成就区别开来,即力求在所辖部门的贡献或问题中,辨识出有多大比重应归于主管人员的努力。(2)贡献考评既是对下属的考评,也是对上级的考评。贡献考评是考核和评价具体管理人员及其部门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
第十一章
1、如何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
(1)明确职权关系(2)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3)向参谋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十二章
1、何谓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的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3、什么是组织冲突?
所谓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和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
第十三章
2、简述领导的定义及要素。
所谓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这个定义包括下列三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没有部下的领导者谈不上领导。(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3)领导者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1、领导工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你认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
(1)做领导的本职工作(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3)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4)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第十四章
8、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要注意哪几点?
(1)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2)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3)掌握批评工具,化消极为积极(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取精神。
第十五章
2、如何处理冲突?
(1)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2)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4)妥善地选择处理办法。
1、什么是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为什么要沟通?(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3)沟通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
沟通的过程是:(1)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这里所说的信息包括很广,诸如想法、观点、资料等(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6)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7)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地接受。
第十六章
3、什么是数据?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
图形和曲线等。
4、哪些信息是不值得管理者获得的?
(1)信息的收益较高,但其获取成本更高(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第十七章
4、适度控制应能同时体现哪些方面的要求?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第十八章
1、 什么叫盈利比率?常用的比率有哪些?
盈利比率是企业利润与销售额或全部资金等相关因素的比例关系,它们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盈利程度及其变化情况。常用的比率有:(1)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净利润与销售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企业从一定时期的产品销售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利润。(2)资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期的净利润与该期占用的全部资金之比。
第二十一章
1、 知识经济表现出哪些基本特点?
(1)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2)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