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第(2)课时 主备:范丽宏
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爱护动植物,并把宣传爱护动植物的话写下来。
2、 听《大皮鞋的故事》,并能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
1、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公园吗?在公园里,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和植物?
2、 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这些动植物呢?在小组中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出示书中插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上都画了哪些动植物?
4、 根据图上的画面,想一想,我们应该在木牌上写些什么话?
5、 小组合作把最有创意的一句话写纸条上,在全班读读。
6、 教师及时对学生写的句子进行点评,并补充几句。让学生读一读。
(1) 美丽的鲜花正在开,小朋友们不要摘。
(2) 爱护小树,人人有责。
(3)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4) 小草也有生命,请你真爱它。
(5) 留下你的笑声,带走美好回忆。
7、 听老师讲刘少奇爷爷爱护小树的故事:《一棵小树》。让学生体会到:爱护环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宣传,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二、听故事,讲故事
1、 听老师讲《大皮鞋的故事》。
2、 请一位同学复述,大家评议。
3、 认真地把这个故事再听一遍。
4、 在小组中说说这个故事。
5、 推选小组中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6、 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语文天地( 六 )
第(3)课时 主备:范丽宏
教学目标:
1、 读一读,背一背古诗《鸟》,了解古诗的大意,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同情心。
2、 掌握看上下文猜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
1、 简介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写了很多诗,小朋友最熟悉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就是他写的。
2、 出示《鸟》,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 在小组中把古诗读流利。
5、 听老师讲诗的大意:不要说动物不如人珍贵,它们和人一样,也是生命,也知道疼痛也有骨肉亲情。人们哪,请不要打树枝上的鸟儿,她的孩子们正在窝盼着它们的妈妈回来呢!
6、 指名读古诗,大家评议:读得好吗?好在哪里?教师稍加指点,要求读出对小动物的怜惜之情。
7、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8、 学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9、 背诵古诗。
二、看上下文猜字
1、 读读“金钥匙”的内容:我能看上下文猜字,猜完了,再问一问别人对不对。
2、 出示句子:他搬来一块石头。
3、 小组讨论:“搬”读作什么?
4、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5、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一种简便的认字方法,那就是看上下文猜字。同学们要正确地使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6、 补充练习,加以巩固。
读短文,看上下文猜猜带点字的读音。
河上有座独木桥,两只小羊都要过桥。白羊从这边上桥,黑羊从那边上桥,走到桥当中,两只小羊碰了头。白羊走不过去,黑羊也走不过去。白羊说:“ 给我让路!”黑羊说:“你退回去!”它们谁也不肯让谁,就打起架来。结果一块儿掉到河里了。
单元教学要点( 七 )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愿望”为主题,编选了两篇主题课文《拔苗助长》、《丁丁和牵牛花》和自读课文《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安排了一个有关愿望的口语交际,并安排了关于识字、写字、造句、听故事等基础知识的练习。
《拔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聪明反被聪明误;《丁丁和牵牛花》是和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通过描述丁丁实现了奶奶脚不出门就能欣赏到美丽的牵牛花的事,表现了丁丁对奶奶的爱、体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是一首非常美丽的表达美好愿望的小诗,表现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希望卖米柴的小女孩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的美好心愿。
学习本组课文,应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为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讨论、读读议议等方法帮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并从中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知道为别人奉献爱的愿望是美好的,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成语故事的意思。
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29个,学会生字15个。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4、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相机而动的重要性,并明确良好的愿望只有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成功。
5、 使学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懂得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课时划分:
《拔苗助长》2课时
《丁丁和牵牛花》2课时
语文天地3课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