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以读、唱的方式学习自读课文《春天在哪里》。
2、 总结阅读时想象的学习方法。
3、 给“温暖的、快乐的”进行词语搭配,并进行拓展练习,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唱一唱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你们想读读这首儿歌吗?
1、 自由读《春天在哪里》,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 自己想办法认识生字。
3、 你用什么办法认识了哪些生字?
4、 小组长带小组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全班齐读。
6、 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一起跟着唱。
7、 在唱歌时你高兴吗?为什么?
8、 谁愿意上台为大家表演唱呢?
二、有感情地读课文,进行“金钥匙”的训练。
1、 请同学读丁丁的话。(边阅读边想象,读起课文来特别有意思。)
2、 看图,你看明白丁丁是怎么读书的了吗?
3、 你用这种方法学过哪些课文?
4、 边读《春天在哪里》边想象,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三、连一连
1、学生独立读题、连线。 2、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
语 文 天 地(三)
————————————————————
第(3)课时 主备人:范丽宏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春晓》。
2、开展“春之声”诗歌朗诵演唱会,积累相关语文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充满 生气的春天,培养热爱、接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唱《春天在哪里》
二、宣布“春之声”诗歌朗诵演唱会开始。
三、小组内先开展小诗会
1、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春天的诗或歌曲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一首诗歌集体朗诵。
四、学习古诗《春晓》。
1、自由读古诗《春晓》。
2、看图联系诗句,想想诗句的意思,并请说一说。
3、落花究竟是多还是少?或者是不知道多少呢?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5、请读得最好的同学带其他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6、自由背古诗。
7、分组背古诗。
五、请愿意上台当小诗人的同学大胆地上台朗诵,也可以唱歌,予以红花鼓励。
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诗歌比赛,内容自选。选出最优秀的小组,评为“优秀小诗社”。
七、“春之诗人”擂台赛,会背得诗歌数目最多的同学将取得胜利,评为擂主,给予鼓励。
单元教学要点(四)
————————————————————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植物”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老树的故事》、《一粒种子》和一篇自读课文《一首唱不完的歌》,设计了两项综合活动,还安排了识字、写字、口头表达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及诗歌朗读方法的指导。
《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童诗,《一粒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从中了解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朗读《老树的故事》和《一首唱不完的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语文天地”中的各项语文活动,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了解大树的一般知识,感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强环保意识,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2、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本单元认字29个,写字14个。
3、 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4、 掌握边阅读边想像边加动作的方法。
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课时划分:
《老树的故事》2课时
《一粒种子》2课时
《语文天地》3课时
课 题 教 老树的故事 第( 1 )课时 主 备 人 卞藕玲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学 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亲情、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念 教 1、 熟读课文,了解大树的一般知识,学会向老树提问题。 学 2、 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理解课文内容。 目 3、认识15个字。 标 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