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润民大成保障房小区B10#楼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序号 1 2 3 4 名 称 普通钢管 扣 件 高强覆膜竹胶合 板 木 方 规 格 φ48 18mm厚122032440 底网3m36m 数 量 8000m 5万只 1800M 1200M 50000M 40000M 2232备 注 扣件按三种类型备 模板分批进场 5 安全网 侧 网 5.4 施工部署总体原则
本工程结构质量要求高、工期比较紧张。为了保各分部分项工程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好工程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充分酝酿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
(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季节施工的考虑:
根据总施工进度的安排,为确保工程质量,基础施工阶段采取三班倒24h工作制,基础防水工程严禁在雨天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前确保基层干燥,脚手架工程应有可靠的防御设施。在施工安排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立体交叉施工考虑: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要采用土建、安装、二次结构粗装修立体交叉施工。
(3)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
按照先结构,后围护;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4)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机械设备的投入:
根据施工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条件投入机械设备。结构施工期间投入2台塔式起重机;混凝土采用自搅拌,并设搅拌站。混凝土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完成。 5.5 施工总体思路
5.5.1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因工期紧,我们将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配备足够的模板、架料和设备。由于现场的混凝土需用量大,等图纸到位后我们再根据结构设计特点划分施工流水段,形成混凝土浇筑小流水施工,减少搅拌混凝土压力。本阶段以结构为先导,安装预留预埋、防水、砌体、抹灰和其他专业管线的敷设进入施工。
5.5.2 安装施工阶段:
以安装工程施工为先导,砌体、抹灰、屋面及外墙保温等土建施工提前插入,为安装创造工作面,以便安装分包专业按照“先下后上,先主管后支管,先预制后安装”的原则,实行平面分区、立体交叉作业的流水式施工方法。按系统工作原理精心组织、协调各专业各工序,利用空间换取时间,
全面展开各项安装工程施工任务,并为装修及其它的专业分包提前插入创造工作面。 5.5.3 装饰施工阶段:
本阶段以装饰工程施工为先导,在该阶段我们将大力加强各专业协调管理力度,使装饰安装相互创造工作面,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土建、安装、其他专业分包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成品保护制度并互为创造工作面,确保装饰工程全面铺开。 5.5.4 综合调试、竣工收尾阶段:
本阶段我们将加紧整个工程的整套收尾,清洁卫生及成品保护工作,搞好安装及设备高度,加紧各项交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确保工程的一次验收成功。 5.5.5 施工部署
进行合理的施工部署以获得最短、最合理的工期,并采取相应的施工进度保证措施,从劳动力、机械设备上予以保证.配备足够的劳动力,先进的机械设备.满足进度需要和施工需要。主体时施工人员近280多人。进行流水作业.白天浇筑混凝土、支模板,夜里绑扎钢筋.做到工地24小时不停施工
第六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
6.1、轴线引测
1.1 根据规划测绘部门出具的轴线定位点和总平面图,用J2激光经纬仪分别将工程的主轴线引测到建筑外10米线外,并设置永久性控制点,各自形成轴线控制网。然后按图纸尺寸和轴线关系用J2激光经纬仪和50米的钢尺引测。
1.2、±0.000以上施工测量,轴线引测采用内控激光铅锤法。基础部分施工完毕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主轴线引测到楼内,再设置轴线控制线(在主轴线内侧2000mm处)并设置永久性控制点(纵向横向主轴线相交点),现浇各层楼板时,将此各个控制点垂直上方的位置预留边长20cm的洞,使每个点上下通视,以便引测轴线控制线。
1.3、每层轴线定位,均以±0.000处的控制点为基准点用J2激光经纬仪将其引测到楼层上,再根据引测点弹出轴线控制线,然后再用J2激光经纬仪和50mm钢尺对每个轴线进行定位。
1.4、剪力墙柱定位按各楼层的轴线控制线和图纸尺寸弹出框架柱的边框线,并在外侧200mm处弹出控制线,以便校正模板和检查验收。
1.5、框架梁定位:将轴线从框架柱根部引测到其顶部,然后根据梁与轴线的关系进行定位。
6.2、高程测量
2.1、采用S3水准仪和5m塔尺以规划测绘部门出具的绝对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点,将其标高引测至现场并设置永久性标高基准点,且计算出永久性基准点的标高,然后根据基准点的标高确定±0.000的位置,并设置在龙门桩上。
2.2、±0.000以上标高引测,采用DS3水准仪和50m钢钢尺以±0.000点为基准点从电梯井或强电井内将标高引测到各楼层的靠井边的柱子上,各楼层再用DS3水准仪在框架柱子上设置1000mm高的结控制线,以便梁板支模和控制楼层标高。 6.3、桩基础施工
6.3.1 复测桩位
1、事先将业主提供的桩位座标引到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并妥善保护。
2、汇同监理对总包单位施放的轴线及桩位进行复测,并在桩位处插入明显标识,以方便施工时查找。
6.3.2 施工程序
1、压桩顺序:按甲方要求施工。
2、桩位复核:每天对每台桩机即将施工的桩位校正一遍,以避免由于桩基施工的挤土效应和运桩车辆挤压对桩位造成的偏差。
3、架设水准仪:依据水准点计算出水准仪高程,根据有效桩顶标高算出桩顶到水准视线的高度,以此计算出送桩深度,并在送桩器上做出标记,作为控制桩顶标高的依据。
4、桩机就位:桩机底座水平,在桩位处使用相应桩点校验工具,使管桩中心于桩位点中心成垂直状态。使用吊车将桩吊起喂桩,启动抱桩器将桩抱紧、对位,确保桩位移小于20㎜,桩压入时的垂直度第一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对于当天施工的桩的桩位应提前标识,并经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对准桩位再施工。)
5、开动液压装置压桩,压桩过程中使用在桩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观察桩体是否偏斜,若有,将桩调正后重新压入。
6、当桩送到一定深度后,吊起送桩器喂到抱桩器中再将桩顶压至设计标高(误差在±50mm)遇特殊地质情况以终压值为准。
7、桩机移位进入下一桩位。 6.3.3 施工控制要点
1、进场材料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场验收必须按照《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范》(10G409)的规定执行。并持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出厂合格证,同时检查桩体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表面光洁度、是否龟裂等,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桩不允许投入使用,
应清退出场。
2、桩位控制:每天对每台桩机即将施工的桩位校正一遍,以避免由于桩基施工的挤土效应和运桩车辆挤压对桩位造成的偏差。压桩过程中有个别桩遇地下障碍物跑位,该桩必须拔出地表,经有关单位处理后,方可重新按原桩位压入。
3、标高控制:每根桩送桩均用水准仪直接观测,必须保证送计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4、桩身垂直度的控制:由于静压管桩桩机驾驶室内一般会悬挂一吊有重锤的绳线,由开机员以此线为准控制桩一个方向的垂直度,因而另一个方向的垂直度必须另外控制,方法就是在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即另一正交方向)另设一吊重锤的绳线(视线要通透),以这两条绳线来控制桩的垂直度。当桩在两个方向都已经垂直的情况下方允许压桩,而且在压桩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垂直度。
5、终压(即终止压桩)标准及终压的控制:终压标准应该以设计文件为准。一般情况下,控制终压值。
近几年静压管桩的工程实践经验,终压值可以按以下原则来控制: 1)当桩端持力层为粘土、粉质粘土时,主要控制桩端达到的设计深度。 2)桩端持力层为深度为主。 两桩焊接简图如下:
6.4、基础土方开挖
根据现场抄测基础土方采用大开挖的施工方式,用两台225挖掘机机械开挖,放坡系数0.75,机械挖土开挖至垫层顶15cm—20cm时,剩余土方及楼梯间、集水坑基础采用人工挖土配合小挖掘机进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