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选修3《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教科版选修3《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石阡中学 秦 波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高中《网络技术应用》中的一重要知识点,理论比较强,可操作的地方不多,学起来有点枯燥,学生不易掌握。针对这些问题,我便设计了一个VB通信小程序,通过“玩”这个小程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从“玩”中学会IP地址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和教材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所用教材是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内容。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新鲜概念,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课前就使用过IP技术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IP地址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方法,了解IP地址的管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采用问题导学的方法,使用通信程序的例子让学生带着兴趣来掌握枯燥的理论。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五、教学难点:IP地址的分类 六、教学资源
硬件环境:机房,多媒体
软件环境:电子教室、自开发问题导学教学平台和IP通信小程
序、课件、学生机装有VB程序。
七、教学过程
1.简单自我介绍后,播放一段视频文件,引入课题。 提问:以上这一段视频中公安机关主要是根据什么来破案的? (网络地址)
说到这个IP地址,它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性非常强,很枯燥,为不让同学去死记硬背,我特为
1 / 3
本节课用VB开发了一个小游戏软件,只要同学们将我编的这个游戏玩“透”了,我相信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也就掌握了。
2.IP地址的概念
打开通信软件,简单介绍。通过自己开发的通信软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师:软件的功能是可以从某台学生机发消息给教师机,那么第一步需要做什么?直接连接报错。生:输入服务器地址。师:刚才说要玩“透”,服务器IP地址这就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IP地址?为什么要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
师:提醒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 (1)(2)问题展示课件。
实践:用不同方法打铜仁一中网站。(219.141.98.6) 3、IP地址的格式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你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
教师演示:
1)、运行cmd ipconfig命令
2)、网上邻居-右键属性-本地连接属性-双击
“Internet协议(TCP/IP)”
学生实践活动:上面教师演示的内容2),并观察,教师提问:
1) 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主机的IP地址,然后让其它所有的
同学核对是否有相同的。
2) 指名学生回答,你主机的IP由几个数字组成,数与数之
间用什么分隔?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IP地下,它与传统的IP地址不一样,传统IP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由于二进制格式书写、记忆麻烦。我们将32个二进制数分成4组(每组8位),并将每组转换成十进制数(0~255),且每组间用圆点来分隔。
教师对二进制知识做适当补充。
请某位学生使用通信软件来说明为什么每段数字在0~255之间。
从通信软件中发现特殊IP地址127.0.0.1,说明什么是本地回环地址。 4、IP的分类
师:告诉全体同学服务端IP地址。
2 / 3
学生实践活动(进一步的“玩”):输入服务器IP地址,连接成功。使用通信软件发送自己的姓名给老师。目的既是要保持学生的兴趣,又为了自然地引出下一问题。
通过观察通信软件上各学生发送消息里包含的IP地址部分,让学生产生为什么各IP地址前三段一样的疑惑,让学生自己发现IP地址分两部分这一问题。
教师提问:请说出各位同学电脑IP地址的区别。前面说了IP地址可以分为四段,现在仔细观察,有没有同学能发现四段的IP地址分成了几个部分?
师:前三段固定,后一段变化,那么这样的一个机房总共可以有多少IP地址? 生:256台。
师:去掉特殊的0和255,让学生思考大于254台怎么办。从IP地址两部分的变化引出IP地址分类的概念。
每个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即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用A类B类地址,从而解决254台主机局限的问题。
通过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的分段变化来确定属于哪一类IP地址,这种方法不太直观,能否看到IP就知道属于哪一类。二进制的IP是看最前几位,引出D类、E类;我们常用的是点分十进制,方法是看数字的范围。两者不矛盾。
让学生使用通信软件上的IP转换,得出数字的范围,加深记忆。
5.IP地址的管理。
自学,老师提问。拓展:IPV6。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在作业文件夹中) 7、师生总结。(见课件)
3 /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