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第15讲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练新人教版
专题五 第15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
建议时间:40分钟
1.(2017·全国卷Ⅰ)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nm(填标号)。 A.404.4 C.589.2 E.766.5
(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射线衍射测定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 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 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__。
(5)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______位置,O处于______位置。
+
+
B.553.5 D.670.8
解析:(1)紫色波长400~435 nm,因此选项A正确;(2)K位于第四周期IA族,电子占据最高能层是第四层,即N层,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4 s能级上,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K的原子半径大于Cr的半径,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因此K的熔点、沸点比Cr低;(3)I3与OF2互为等电子体,OF2属于V形,因此I3几何构型为V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4)根据晶体结构,K与O间的最短距离是面对角线的一半,即为
3+
+
2
×0.446 nm=2
0.315 nm,根据晶胞的结构,距离K最近的O的个数为12个;(5)根据KIO3的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K处于体心,O处于棱心。
答案:(1)A (2)N 球形 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 (3)V形 sp
(4)0.315 12 (5)体心 棱心
2.(2016·全国卷Ⅱ)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
1
3
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56470107)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②在[Ni(NH3)6]中Ni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
③氨的沸点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是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mol
-
12+
2+
、INi=1 753 kJ·mol
-1
,ICu>INi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晶胞参数a=______nm。
解析:(1)Ni是28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3d4s。根据洪特规则可知,Ni原子3d能级上8个电子尽可能分占5个不同的轨道,其未成对电子数为2。
6+22-2-(2)①SO4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成键电子对数为4,故SO4的立体构
2型为正四面体。
②[Ni(NH3)6]中,由于Ni具有空轨道,而NH3中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两者可通过配位键形成配离子。
③由于 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NH3的沸点高于PH3。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且有1个孤电子对,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由于空间结构不对称,NH3属于极性分子。
(3)Cu、Ni均属于金属晶体,它们均通过金属键形成晶体。因Cu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4s,3d能级全充满,较稳定,失去第2个电子较难,因此ICu>INi。
10
1
3
2+
2+
2
2
6
2
6
8
2
-3
2
(4)①由晶胞结构图可知,Ni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顶点,Cu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面心,11
根据均摊法,每个晶胞中含有Cu原子的个数为6×=3,含有Ni原子的个数为8×=1,
28故晶胞中Cu原子与Ni原子的数量比为3∶1。
②根据m=ρV可得, 1 mol晶胞的质量为(64×3+59)g=a×d g·cm×NA,则a=251251????6.02×1023×d?cm=?6.02×1023×d?3×107 nm。 ????
答案:(1)1s2s2p3s3p3d4s或[Ar]3d4s 2 (2)①正四面体 ②配位键 N
③高于 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极性 sp (3)金属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电子,镍失去的是4s电子
251??3×107
(4)①3∶1 ②?23??6.02×10×d?
3.(2017·海南卷)Ⅰ.(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
Ⅱ.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原子间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1
1
3
10
2
2
6
2
6
8
2
8
2
3
-3
1 ?3
1
(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四卤化硅SiX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X2的熔点如图(b)所示。 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SiX4的沸点和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X2中
3
的化学键的离子性____________、共价性__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4)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K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其晶胞参数为1.4 nm,晶体密度为_______g·cm。
解析:Ⅰ.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此元素是Br,位于ⅦA族,最高正价为+7价,故A正确;金属钠比镁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因此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的第一电离能,N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出现能层的变化,需要的能量增大,Mg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g的第二电离能,故B错误;HClO4可以写成(HO)ClO3,HClO写成(HO)Cl,高氯酸的中非羟基氧多于次氯酸,因此高氯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但高氯酸的氧化性弱于次氯酸,故C错误;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熔点,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物质熔点,因此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故D正确;
Ⅱ.(1)该单质为石墨,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内碳原子之间形成σ键,层间的碳原子间形成的是π键;石墨中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杂化类型为sp;(2)SiCl4(4-4×1)中心原子是Si,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
2型为正四面体;属于非极性分子;(3)①SiX4属于分子晶体,不含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增高;②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因此PbX2中化学键的离子型减弱,共价型增强;11
(4)根据晶胞的结构,C60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8×+6×=4,K位于棱上和内部,个
8214×837-
数为12×+9=12,因此化学式为K3C60,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1.4×10
4NA
73
2
-3
)cm,根据密度的定义,则晶胞的密度为2.0 g/cm。
答案:Ⅰ.AD
Ⅱ.(1)混合型晶体 σ键、π键 sp (2)4 正四面体 非极性
(3)①均为分子晶体,范德华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②减弱 增强 (4)K3C60 2.0
4.(2017·江苏卷)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FexNy2
33
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导学号 56470108)
(1)F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酮(H3CCOCH3)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1 mol 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3)C、H、O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