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备课
教学目标:理解意思,启发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学习“亲所好”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整体背诵)
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这几天一定都在生活中实践了,谁给大家来讲一讲(……)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看见有个同学跑去倒垃圾,因为跑得很快,然后废纸就飞出来了,这个同学做的对不对呢?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支配你们的压岁钱的呢?
3、入则孝篇之亲所好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1) 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教师领读;学生试读。
2) 解释;通过前面对弟子规的学习,大家先自己看一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好:喜
好。力:要尽心尽力,具:要为他准备。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就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恶: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让父母担心。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别人就会说你没有家教,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这就是对父母的不孝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3) 提问:(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的同学们有没有做到“亲所好……”)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親喜歡吃些什麼?做些什麼事情?喜欢干什么?
2.父母親最喜歡我們做些什麼事?(好好学习)
3.父母親最不喜歡吃的是什麼?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
4.父母親最不希望我們做的是什麼事?(打架,上课不听讲,老师布臵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5.我們要怎樣去體貼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父母下地回家,端洗脸水,递毛巾,闲暇的时候帮忙做家务,别老是顾着玩;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
4) 郯子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爹娘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
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所以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爸爸妈妈、长辈。水果或好吃的饭菜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一个人自己吃
5、作业;背诵今天所学,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付诸行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看谁做得好,做得好的老师有奖励哦
第五课:出则悌(一)
教学目标:学习“出则悌之兄道友“;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整体背诵)
2、上节课咱们学习了(亲所好……)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在生活中这样做呢?谁来给大
家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昨天回家有没有扫地等。 同学们,我们都说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去年暑假老师教过一首颂扬母爱的诗,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这首诗非常有名,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句子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把母爱表达得生动传神,淋漓尽致。 不过 孝 不能只挂在嘴上就行的,要身体力行。我们要在生活中实现孝顺父母,对父母讲
话要和颜温顺,态度要谦诚敬重,这样便是对父母尽孝,只有这样才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出则悌” 孝之外即在于悌。(就是说除了孝,悌最重要)
出,出去,就是指离开自己的房间,又或者离开自己的家庭到外面去,这里是说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就是要到社会和别的人去交往,就叫出。悌,原来的意思是指兄弟友爱。“悌”就是“兄友弟恭”心中有兄弟
从字体上看,竖心旁,再加一个弟,就是心中要有兄弟姐妹的意思。引申开去,就是社会上那些人,怎样来相处,和同事、合作伙伴,如何相处,怎样选择,就是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1) 听泛读“出则弟”之“兄道友”,教师领读,学生试读。
2) “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
何来对待哥哥。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这也就是对父母的孝顺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自然就无从生起。忿:怨恨,泯:消失;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3) 举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