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节复习与测试》_20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1~3题。 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 A、位于城市中心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 D、周边居民数量多 2、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 C、铁路 D、高速公路 3、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 理的是( )
A、甲:休闲旅游中心 B、乙:化学工业中心 C、丙:对外交流中心 D、丁:仓储物流中心
读 “ 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完成 4 ~5题。
4.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 ① 地形 ② 气候 ③ 植被 ④ 资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③④ D . ①④ 5.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制约长三角铁路网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土地价格昂贵 B.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 河网密集,多洼地 D .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6-7题
6.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7.“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9.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
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商业网点的布局越来越考虑交通条件,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布局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10~12题。
10.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1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1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读图,回答13~14题。 13.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14.“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总结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 (2)简述途径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与我国东部相比,此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多分布于山麓(盆地边缘),交通线沿线城市密集。
(2)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贸易距离缩短,促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3)与我国东部相比较低。原因是本区气候干旱缺水,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等基础设施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