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课题: 习作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未成曲调先有情 1、明确写作要求和要点 2、激发情感,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激发情感,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 二次 修改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的叶片划伤了手,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同学们一定都有收获吧。 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3.下面,老师给大家我讲述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 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停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议论纷纷) 师:(简单小结)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小结。 (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 日光灯 雷达 迷彩服 衣服上拉链 锯子 蝴蝶 苍耳籽 萤火虫 蝙蝠 有齿的叶子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课题:习作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范文引路 通过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方法。 通过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方法。 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 二次 修改 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展佳作: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 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 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 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2)师生共评析,找出优点供学习: △这篇作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 △先写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对蚌的血液颜色的兴趣;接着写实验的经过和观察到的结果;最后,找出规律性,得出结论:“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别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学习。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 △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课题:习作三 教学内容 习作修改 1、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2、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 3、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 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 第 3 课时(总第 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2.个性展示台。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3.教师做小结:老师根据全班本次作文情况,进行评说,展示好的,师生共同分析好的地方。提出共性存在的不足问题。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②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4.个人再修改,二次创新行文。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在作文中进行修改。 5.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把“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凸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改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竞争激励,共同提高。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语文集体备课组 课题: 习作三 教学内容 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3、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学生的习作 第 4课时(总第 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