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学互助 学用相长教学模式研究
“导学互助、学用相长”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模式解读 1.导学互助。
“导学”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对话,小组合作。“导学互助”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设计预习要求(预习单),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方案,以学定教,改变耗时低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学用相长。
“学”指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方法,“用”指在实践中运用。“学用相长”指教师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语言文字的应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同时促使深入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导学互助、学用相长”教学模式。
“导学互助、学用相长”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预习要求(预习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了解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的知识,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互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学以致用,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这是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其中的互助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师师、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尽可能的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引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并付诸实践运用。 二、实施建议
1. 三步曲:布置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
2. 四环节:目标导学(2分钟)——互助学习(10分钟)——汇报交流(13分钟)——巩固迁移(15分钟)
(1)导学目标:本课时应完成的目标任务,以条目式呈现。如:识写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从导入到明确目标用时不超过2分钟。 (2)互助学习:对照目标,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互助解决存在问题,对于文本中较难掌握的知识或难题,留待全班共同讨论交流。学生互助学习期间,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3)汇报交流:按照既定目标逐项过关,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的形式,重在有实效。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文中重难点。
(4)巩固延伸:针对本课教学设计练习,学生练笔、互助评价不少于10分钟。拓展延伸,补充相关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及下节课自学目标),用时不少于5分钟
注:环节的安排可以变化或分散进行,时间的分配再斟酌。 3.老师们的思考与实践:
(1)近期进行自主研究与实践,针对各步骤环节的内容设计实施、评价细则。对于以上模式提出修改意见,逐步完善内容。
(2)根据不同课型(阅读教学、古诗文教学等)、不同课时,作深入研究、细致分析、精心设计,老师们可以选择某一节课,进行备课、教学、反思的实践操作。
凡有意参加研究并坚持实践的老师,请各校语文学科负责人将他们的想法(意见)或阶段成果发到我的邮箱(hyxy66@126.com),并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时间截止到10月20下午5:00。以后,我们可以共同学习交流,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