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3+第二章+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3+第二章+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3:13:23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考纲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考纲解读 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 农业生产条件

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1)自然资源优势?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

(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知识 体 系

2. 农业布局的变化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 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影响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地形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 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气候条件 分布,土层深厚,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有机质含量高 2. 社会经济条件

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方法技巧] 对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分析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 因素。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阔;水、陆、空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2013·江苏地理)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珠江三角洲 南疆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昆明 花卉种植业

1. 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注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图例,结合四个选项很易得出答案。第2题,由题干“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从而使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012·海南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3~5题。

( )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3.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D.占耕地少

( )

( )

C.抗病虫害

4.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C.台风

B.洪涝 D.冻害

5.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 3.A 4.D 5.A

( )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耐旱。第4题,结合四个选项,干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台风和洪涝对该地影响不大,可知冻害是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第5题,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而小枣品质优良。

6. (2013·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年楚河河谷(下图)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 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答案 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纬度低、地势高,作物(油菜)生长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本题应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回答。该地区纬度低,海拔高,所以气温较低,农作物的生长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强,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①土地资源丰富;②土壤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广泛);③宜农荒地多;④夏季高温,雨热同期;⑤山地多,宜林地区广。

(2)社会经济条件优越:①开发时间较晚,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③农场经营,规模大,农业生产效率高;④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⑤国家政策支持。

考点二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问题 农业生产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原因 耕作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考纲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考纲解读 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 农业生产条件 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1)自然资源优势?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知识 体 系 2. 农业布局的变化 1.东北地区农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