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冰蓄冷空调形式的发展状况

我国冰蓄冷空调形式的发展状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10:04:48

我国冰蓄冷空调形式的发

展状况

简介: 本文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 发展 过程出发,介绍了几种国内比较先进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形式: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系统、家用小型冰蓄冷系统和冰蓄冷和热泵相结合,简述了各种系统的特点以及 使用 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

关键字:冰蓄冷系统 低温送风 家用冰蓄冷 热泵 0 引言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电力 工业 作为国民 经济 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年增长1.5×107kW,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1]。但是,电力的增长仍然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5%~7%增长的要求,全国缺点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据统计,城市空调的用电负荷已占到城市高峰电力总负荷的40%以上,而空调的负荷特性和电力负荷特性基本相同,是造成电网峰谷荷差逐步加大的最主要原因。为此许多地方电力公司纷纷推出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特别制定了针对蓄能空调技术推广使用的各种优惠政策,由此为蓄能空调广泛推广带来了契机。所谓冰蓄冷空调,即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

1

(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冷主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再将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要或生产工艺用冷的需求。这样制冷系统的大部分耗电发生在夜间用电低峰期,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只有辅助设备在运行,从而实现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蓄冰空调技术正是从电力用户着手,参和电力调峰, 平衡电网,充分利用谷期电力,将部分峰期电力需求转移到谷期,削减供电量,减少电力建设投资,保护大气环境。利用冰蓄冷技术,还可转移50%[2]的高峰电力需求,对缓解高峰电力压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保护环境都将有巨大的 社会 经济意义。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发展过程冰蓄冷技术在空调领域的使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30~60年代,以削减空调设备装机容量为主要目标,以小冷机带动大负荷的冰蓄冷阶段。主要在一些周期性使用、供冷时间又很短的建筑物如教堂、 体育 馆、会堂中采用,旨在降低初投资。(2)上世纪70~80年代,以转移尖峰用电时段空调用电负荷为主要目的的“移峰填谷”的冰蓄冷阶段。主要在一些只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空调的建筑物,如办公楼、大型商场内推广使用。对于单纯的冰蓄冷工艺,由于蓄冷过程需降低蒸发温度,因而降低了制冷效率及增加了制冷时的电耗,所以虽然表面上运行费降低了(由于实行峰谷电价差和其它优惠措施),但实际

2

电能消耗却增加了,而且总投资也高,偿还期一般在4年以上。(3)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开始,除了转移尖峰用电时段的空调负荷外,又增加了利用冰蓄冷的“高品位冷能”,以提高空调制冷系统整体能效和降低整体投资及建筑造价、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为目标的冰蓄冷空调阶段。2、现阶段国内冰蓄冷空调系统形式简介2.1 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相结合目前 ,国内对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系统的 研究 很多[3-7], 详细 分析 了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低温送风系统的末端装置对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有很大 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深入[8-10],说明了这种系统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1.1 低温送风系统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送风温差一般控制在8~10℃,送风温度在15~18℃范围,如果系统有再热,则盘管出口空气温度可低到12℃左右。而在冰蓄冷系统中,利用低温冷水,可将盘管出口空气温度降到4~6℃,送风温差可达20℃左右,形成所谓“低温送风系统”。目前对空气输送能耗以及保温性能已经有了评价指标[4]:根据ASHRAE标准90-75规定,空气输送的能耗可用空气输送系数ATF(Air Transport Factor)来评价:式中 Ts—送风温差,℃; P—风机静压,mmH2O; Q—送风量,m3/h; η—风机,电机综合效率。低温送风系统的最大问题是防止空调器、风道、末端装置和风口的结露,评价保温性能可用下述 方法 :(1) 隔热系数 式中: TR—周围空气干球温度,℃;

3

TD—周围空气露点温度,℃;TC—空调器盘管出口空气干球温度,℃。(2) 表面温度系数R'=1/a1/K=式中a—保温层内表面换热系数,W/m2·K;K—保温层传热系数,W/m2·K;Ts—管壁表面温度,℃。低温送风由于送风温度降低,送风温差增大,风量减少,使其具有初投资省,年运行费用低,大大减少了空调的装机容量,所需占用的建筑空间小,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空气品质优良,提高舒适度减少空调病,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和冰蓄冷系统相结合后,由于它能够充分利用冰蓄冷系统所产生的低温冷冻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设置蓄冰系统而增加的初投资,进而提高了蓄冷空调系统的整体竞争力,是新世纪空调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2.1.2 低温送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1)空气中水的凝结问题使用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空气中水的凝结。由于通过管网中的空气温度很低,在输送过程中很容易使管外的空气中水的凝结,这样虽然能够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但常常引起顶棚的破坏和脱膜,因此对管道的保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注意保护空调房间保温管道的隔汽层。另外,在系统开启时,为防止凝结水,应采用“软启动”,使冷冻水供水温度和送风温度逐渐降低,在系统停止运行较长时间后,采用“软启动”非常重要。机房内的管道如保温良好一般不易结露。对于温度很低、湿度较大或直接和外界相通的室内又无散热设备的设备间,可采用除湿或室

4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冰蓄冷空调形式的发展状况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我国冰蓄冷空调形式的发展状况 简介: 本文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 发展 过程出发,介绍了几种国内比较先进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形式:冰蓄冷和低温送风系统、家用小型冰蓄冷系统和冰蓄冷和热泵相结合,简述了各种系统的特点以及 使用 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 关键字:冰蓄冷系统 低温送风 家用冰蓄冷 热泵 0 引言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电力 工业 作为国民 经济 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年增长1.5×107kW,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1]。但是,电力的增长仍然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5%~7%增长的要求,全国缺点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