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广播电台业务用施工组织设计
沈阳***股份有限公司
1.9.1质量目标
鲁班奖工程
1.9.2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时间:2006年4月7日开工 计划竣工时间:2009年8月31日竣工 1.9.3 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本工程的有效运行,确保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灾和恶性事件。轻伤发生率在0.2%以内。
1.9.4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在本工程的有效运行。严格执行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使本工程成为文明施工示范工程。
1.9.5环保目标
我公司郑重承诺,施工场所噪声达到国家限值标准;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符合规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降低材料的损耗;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检测标准限值;严格管理施工人员,无扰民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现场零投诉。
1.9.6成品保护目标
我公司郑重承诺,将严格按市及业主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既对周边环境等既有区域作好成品保护,同时也对本工程施工成品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施工现场达标。
第二章 施工部署
2.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6年4月7日,竣工日期为2009年8月31日。根据施工内容,将整个工程计划安排如下。
2.1.1 结构施工
主楼地下室结构2006年10月21日完成;
- 9 -
沈阳***股份有限公司
主楼主体结构于2008年8月15日完成;
2.1.2 机电工程施工
安装队伍计划于2006年5月20日开始施工,配合土建做预留预埋。 2006年9月30日机电工程主管道安装完,具备精装条件。
2.1.3 装修工程施工
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在结构施工阶段开始插入内墙砌筑、抹灰、粗装修、室内外装饰,工期4个月。
2.1.4 进度控制点
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成,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五个进度控制点: 第一进度控制点:2006年10月21日,地下室主体结构完; 第二进度控制点:2007年8月15日,主体结构完;
第三进度控制点:2007年6月15日,插入砌筑、抹灰,进入粗装修阶段; 第四进度控制点:2008年8月21日,机电主支管完,具备精装条件; 第五进度控制点:2009年8月31日,工程竣工。
为了实现工期目标,各道工序在安排上要紧密结合,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流水节拍进行。
2.2 施工总进度计划
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见附表。
2.3 施工总体方案
为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把本工程分为三个施工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段的划分以后浇带为界组织流水施工。
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工期比较合理,为保证工期及工程质量,同时加快料
- 10 -
沈阳***股份有限公司
具的周转次数,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部署如下:
(1)由于施工场地狭小,结构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汽车泵或地泵。采用地泵及布料杆进行混凝土浇筑,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错开各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以免出现同时需要浇筑混凝土而延误工期的现象。
(2)在主体结构施工达到地上7层以上后及时组织人员穿插进行室内砌筑、抹灰等初装修工作,以保证总工期不拖延。
2.4 主要施工方法
地下室底板侧模使用240mm厚砖模,侧面l:2水泥砂浆压光(砖胎模参见卷材防水工程4.7.3章节中插图)。底板钢筋连接竖向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横向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其中底板混凝土垫层使用汽车泵浇筑,底板混凝土使用固定泵和汽车泵同时进行施工。
地下室内外混凝土墙、电梯井采用组合钢模,梁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地上部分内外混凝土墙采用竹胶大模板,梁、板采用竹胶合板。为保证地下室外墙防水质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墙水平施工缝、消防水池混凝土墙水平施工缝使用膨胀止水胶条。为节约料具的投入,地下室墙、梁、板分二次浇筑,要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地下室底板、外墙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0.8MPa。
地上部分混凝土墙体采用竹胶大模板,梁、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以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为保证竹胶大模板施工效果,飘窗、外挂空调机底座均采用二次浇筑办法,砌体拉结筋采用植筋办法。
2.5 施工顺序
- 11 -
沈阳***股份有限公司
总体施工顺序为三个施工区域平行施工。每个区域的施工段按以下施工顺序施工。
旋工顺序:挖槽→垫层→防水→防水上找平层→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地下室外防水→防水层外保护层→ 回填土)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粗装修→机电安装施工时应协调考虑好三个施工段同一工序之间料具、机械的投入及周转、使用的先后次序问题。
2.6 混凝土搅拌及输送机械
本工程地下室及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拟投入以下设备: 1)HBT60固定式混凝土泵:1台;输送泵管2套。 2)混凝土运输罐车:10台; 3)布料杆1套;
4)混凝土汽车泵DC-11B:1台。
另外,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混凝土运输罐车。
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
3.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文明施工措施
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由质量负责人主管,按生产和生活区分开的原则,各专业加工、堆放等施工生产用地均分片布置。具体详见附图。
3.1.1 生产用场地
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均布置在楼南侧场地上,其中,砂、石材料堆场地面采用150mm厚C15混凝土硬覆盖;钢筋、木工场地设于场地东南侧。钢筋场地铺设50mm厚碎石硬覆盖,以防污染钢筋。混凝土搅拌站布置于楼体的东侧位置,搅拌站场区全部为混凝土硬覆盖处理。具体详见附图。塔吊布置在楼东侧,塔吊基础图详见附图。其中塔吊基础混凝土模板采240mm宽砖模。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