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理)江苏省七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不宜选用0.35 mol·L1NaCl溶液进行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8分)为研究低温对某种热带植物叶绿体结构和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长势一致的两个品种的幼苗,分别在28℃和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叶片离体叶绿体的放氧量和叶绿体中MDA含量(MDA是膜脂质分子过氧化产物,其含量反映叶绿体膜的受损程度),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
(1) 测定离体叶绿体放氧量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 (2) 离体叶绿体中放氧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与氧气同时产生的物质将进入________________,直接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中MDA含量与膜受损程度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低温胁迫引起放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叶绿体中色素含量____________。
(4) 本研究表明,两个品种中较耐低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8. (8分)目前我国广泛种植的甘蓝型油菜(AACC,A、C表示不同染色体组)是由白菜(AA,2n=20)与甘蓝(CC,2n=18)经种间杂交、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的。科研人员利用早熟白菜(A′A′,2n=20,A′与A中染色体能正常配对)与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培育稳定遗传的早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主要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1) 甘蓝型油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亲代杂交时,需要对甘蓝型油菜进行_____________、授粉等操作。F1杂种甘蓝型油菜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 途径1不能获得种子,有人提出的解释有:① F1不能产生可育的雌雄配子;② F1产生的雄配子不育,雌配子可育;③ F1产生的雄配子可育,雌配子不育。结合途径2,上述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减数分裂时,联会的染色体能正常分离,不能联会的染色体则随机分配。经途径2获得的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介于____________之间,其中筛选的甘蓝型油菜(A′ACC)细胞中来源于F1的染色体组是_____________。
(4)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早熟甘蓝型油菜,这种育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8分)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一般在3~5岁时开始发病,20~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亨廷顿舞蹈症一般在中年发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下图是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系谱图,其中Ⅰ3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5
(1) 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Ⅰ3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家族中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和亨廷顿舞蹈症的遗传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Ⅰ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Ⅱ3产生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卵细胞的概率是________。 (4) Ⅲ3患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概率是________。
(5) 若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一男孩,该男孩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0. (9分)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会改变棉株的生长中心,影响植株体内光合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分配,但打顶后棉株叶片在花铃后期出现早衰现象。科研人员研究了打顶后涂抹NAA对长绒棉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处理组 ①不打顶 ②打顶 ③打顶+N0 ④打顶+N1 ⑤打顶+N2 单株结铃数/个 33.6 29.6 29.3 37.0 27.0 单株成铃数/个 16.7 19.3 19.2 29.7 17.0 单株成铃率/% 49.7 65.2 65.5 80.3 62.8 单株产量/g 44.1 56.9 57.7 71.9 47.9 注: N0:打顶后立即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N1: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3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N2: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2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
(1) 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处理②和③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④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
(3) 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既保证了打顶后棉株体内的合理的生长素水平,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________器官,又可避免因不打顶使棉株具有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使养分过多消耗在________器官上。
(4) 为探究打顶后棉叶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科研人员在花铃后期检测了处理①、②、④组的棉株叶片内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叶片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植物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 综合研究结果,对棉花生产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7分)江苏某城市为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含量,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厌氧池和阶梯跌水曝气塔的池体填料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请回答:
(1) 污水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解氧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
6
(2) 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厌氧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阶梯跌水曝气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水流经阶梯跌水
+--
曝气塔时,将其中的NH4转化成NO2和NO3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相应位置的图解中用箭头补全人工湿地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32. (9分)人参皂甙具有抗肿瘤等作用。科研人员设计如图1所示流程制备人参皂甙Rg3,并研究了过程③生物反应器中人参细胞产量、人参皂甙Rg3产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2。请回答:
(1) 过程②通常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过程③通常采用振荡培养,除有利于增加溶解氧外,还能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图2可知,生物反应器中人参细胞的数量呈________增长,影响人参皂甙Rg3产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科研人员研究了人参皂甙Rg3、LeY单克隆抗体(LeY是 一种肿瘤相关抗原)以及两者联合使用(联合组)对人子宫内膜 移行上皮癌细胞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如图3。
①药物抑制癌细胞数量增长的途径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计算细胞数量增长抑制率需测定空白对照组培养相同时间后的
图3
细胞数。写出计算细胞数量增长抑制率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图3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8分)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固定化乳糖酶反应装置降解牛奶中的乳糖,并研究了乳糖酶凝胶珠颗粒大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时将3种不同大小的凝胶珠分别放在反应柱中,打开活栓,然后以相同的速度向每个反应柱中加入等量的牛奶,测定收集的牛奶中葡萄糖的浓度,结果如图2。请回答:
(1) 乳糖酶催化乳糖降解为葡萄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制备固定化乳糖酶凝胶珠时,溶解海藻酸钠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应用____________溶液浸泡凝胶珠使其形成稳定结构。
(3) 与固定化细胞相比,固定化酶时使用的海藻酸钠浓度应适当____________,这样可以减少
7
________。
(4) 本实验结果表明,直径为________mm的乳糖酶凝胶珠降解乳糖的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凝胶珠颗粒直径一定时,控制牛奶流经反应柱的速度,测定不同流速下收集的牛奶中葡萄糖度。
请在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绘制收集的牛奶中葡萄糖浓度相对值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曲线。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