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我走在校本教研的路上(2010-6-18)

我走在校本教研的路上(2010-6-1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22:16:02

我走在校本教研的路上?? 陕西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教 张丽琴

内容摘要]: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又为我们指出,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只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新教材 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全力打造学习型、专业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教十年的我如今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走校本教研之路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兴许再过十年,自己不再依旧如此两手空空也。走在校本教研的起跑线上,尽管自己勇于探寻,并有一些微小的收获,但由于刚刚起步,一切都显得那么稚嫩,借此略具几例,期待您的点睛!

(一)不可忽视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

——“专业引领”式校本教研之感悟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还是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这就决定了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深挖洞”,教好教材以内的东西,还需要“广积粮”,考虑与整合与教材有关或暂时无关但与学生未来有关的东西。 [关键词]: 新教材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研专业化水平,学校于2009年10月21日,邀请了县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专职教研员来我校做教法、学法指导。采用“教—评—教—讲座”的方式分各教研组进行。指导数学组的是余老师,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请教,以及和余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受益非浅,尤其是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方面,使我清楚意识到不可忽视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和教材旁云图中的内容,现列举几例:

例1,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P54中的“做一做”:如图24.3. 2,⊿ABC中,D为

A边AB上任一点,作DE∥BC,交边AC于E,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

DEBC

判断⊿ADE与⊿ABC是否相似。

别小看此例,其编写意图至少有三:

(1)承上启下 承上——巩固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比;启下——如果取点

1D为边AB的中点,那么相似比K= ,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提前奠基(三角

2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当K=1时,两三角形全等,得出全等和相似的关系(相似比等于1时,两相似三角形全等,反之,两三角形全等,相似比等于1)。

(2)得到相似三角形判的预备定理——平行得相似,即DE∥BC,推出⊿ADE∽⊿ABC,步骤:①学生动手实践,测量角度、线段长度,发现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即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几何画板演示DE平移到不同的位置的同时,显示相应的角度、线段长度变化,学生观察、发现变中的不变:数值不断跟随变化,但始终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进一步得出两个三角形相似;③拓展“A”型、“X”型三角形也相似。

(3)培养实践、操作和归纳能力 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实践,再加推理验证、适当拓展的方法,让学生对结论的获得不觉突然,又加深了印象,从中获得解题技巧。

例2,P57练习1找出途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

此例老教材作为摄影定理来讲解,新教材将其设计成一道练习,相比较而言,老教材的设计相当于将知识的大门向学生敞开着,新教材则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大门的钥

C匙。为此,我的探寻设计如下:

(1)寻找图中相等的角;

(2)探索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验证;

(3)由三角形相似可获得哪些结论(学生畅所欲言);

j(4)观察、发现、交流又有何新发现:①BA222

DAC=_____②BC=______③CD=______;

(5)推广:例AC=_____ BC=______ CD=______,即已知三个量中的两个量,便可求出第三个量;

(6)深化:若已知(4)中的一种,能否判定原两三角形相似,如果能,证之,如果不能,需要添加何条件。为下节课学习判定“边角边”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3:P57练习2和P65阅读材料1 练习2,图中DG∥EH∥FC∥BC,找A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

DG阅读材料1,线段的等

HE分。

其实质是平行FI线分线段成比

C例定理和平行B阅读材料1教学时线等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我们练习2可将两者有机整合,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再返回来验证特殊。而且为下节内容:相似三角形判定2、3打好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深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通过本次专业引领式校本教研活动,我意识到了:并非教材简单零散,而是对教材认识不到位,钻研不到位,实践中,我们常将教材搁一边,苦苦寻找,翻阅其他种种资料,或照抄教案书,往往致使我

2

们的课设计没有主线,不符合学生实际,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为此,我以为我们应做到

第一,转变观念,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和书旁云图中的内容,非同老教材,很关键,不可一带而过,对学生发现、探索、掌握知识和方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归纳。

第二,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综合各类资料,将例题、问题、例练做恰当、有创意整合、补充。

第三,勇于挑战,余老师提倡编写自己的教材,我倍受鼓舞,若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适合、适用又具特色的自己的教材,何乐而不为呢?作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我相信我们大家有基础来尝试、有能力参与挑战!

(二)平行四边形相对顶点的横、纵坐标之和分别相等

—— 一道教材复习题的再挖掘教学启示

[内容摘要]:实践+经验+反思=成功!孙维刚老师为他的学生开创了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

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反思,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 坐标

题目:华师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上)第24章图形的相似复习题第20题(P84): (1)已知,如图甲,MN是 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求证AA′+CC′= BB′+DD′。 (2)若直线MN向上移动,使点C在直线一侧,A、B、D三点在直线另一侧(如图乙),则垂线段AA′、BB′、CC′、D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先对结论进行猜想,然后加以证明。

一般解法:(如下图)记点O为 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作OO′⊥MN,垂足为 O′。

(1)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可得AA′+CC′= BB′+DD′﹦2×OO′,易证所需结论。 (2)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可得BB′+DD′﹦2×OO′;由梯形两对角线中点连线长等于两抵之差的一半,可得AA′-CC′﹦2×OO′,因而BB′+DD′﹦AA′-CC′,

3

AA′= BB′+CC′+DD′。(思考:还可怎证?)

再挖掘——依据本章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知识,给图形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题目要求变化图形,并探讨有何新发现?

过程:(1)鼓励学生建立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如可以以MN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上图),学生很难容易发现AA′、BB′、CC′、DD′分别表示点A、B、C、D的纵坐标,由上题(1)的结论直接可得,平行四边形相对顶点纵坐标之和相等。

(2)思考:①证明上面的结论还有别的方法吗?②相对顶点的横坐标之间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

(3)猜想并验证。猜想:相对顶点的横、纵坐标之和分别相等。 证明举例:(如下图)

易证⊿ABP≌⊿DCQ,则AP=DQ,BP=CQ。也就是b-d=f-n,a-c=e-m,即a+m=c+e,b+n=d+f。

(4)验证一般性结论: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等变化或坐标位置发生改变,都可同理得到一样的结论(证明略)。

启示:图形的变换与坐标中的“变”和“不变”:平行四边形改变,坐标跟随改变,但坐标间的规律不变——平行四边形相对顶点的横、纵坐标之和分别相等。

4

搜索更多关于: 我走在校本教研的路上(2010-6-18)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我走在校本教研的路上?? 陕西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教 张丽琴 内容摘要]: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又为我们指出,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只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新教材 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全力打造学习型、专业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教十年的我如今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走校本教研之路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兴许再过十年,自己不再依旧如此两手空空也。走在校本教研的起跑线上,尽管自己勇于探寻,并有一些微小的收获,但由于刚刚起步,一切都显得那么稚嫩,借此略具几例,期待您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