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36:45

高中物理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巩固基础

1.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开普勒 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

2.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这说明了( ) A.地球的半径是月球半径的6倍 B.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6倍

C.月球吸引地球的力是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的

1 61 6D.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其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的

3.某行星的一颗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绕行星运行,运行的周期是T。已知引力常量为G,这个行星的质量M=__

4.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质量M=__ 5.已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约为1.5×10m,公转周期约为

7-1122

3.2×10s,万有引力常量G=6.67×10 N·m/kg,则可估算太阳质量为_______kg(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个不知名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宇航员进行预定的考察工作,宇航员能不能仅用一只电子表通过测定时间来测定该行星的密度? 说明理由.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7.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中心与地球中心间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 T=T2,由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

11

Mm2?24?2h3)h,得M?律得G2?m( ThGT22(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提升能力

8.为了估算一个天体的质量,需要知道绕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另一小星球的条件是 ( )

A.质量和运转周期 B.运转周期和轨道半径 C.轨道半径和环绕线速度 D.环绕速度和质量

9.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它绕该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是T,恒星的半径为R,行星高度为

h,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恒星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

10.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两颗星必须各自以一定的速率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将它们吸引到一起.已知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相距L,求这两颗恒星的转动周期.(引力常量为G)

感悟经典

“天宫一号”与物理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 于北京时间 2011 年 9 月 29 日 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之相关的某些物理问题分析如下:

1.“天宫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它是否受力的作用,为什么?

答案: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飞船受地球引力提供向心力,但在飞船这个非惯性系中,感觉似乎不受力,就像在自由落体的电梯里,里面的人感觉失重一样

2.“神舟”飞船升空后,会及时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就开始为飞船提供“源动力”。人们把太阳能电池称为“载人飞船系统动力之源”。以下关于太阳能电池的作用及飞船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供飞船系统的各种电器用电,如通讯设备、计算机、自动控制等; B、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主要用来为飞船的运行提供动力,如变轨、姿态调整等; C、飞船的变轨、姿态调整等要靠发动机,即火箭提供动力; D、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ACD

3.在飞船的实验室里,仍然能够使用的仪器是( ) A 密度计 B 酒精温度计 C 天平 D 水银气压计 答案:B 4.“神八”进入轨道后它的运行速度是不是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加速行驶才能追上“天宫”? 答案:不是。“神八”追上“天宫一号”主要是靠二者的高度不一样,“天宫一号”稍高一些,

根据“高空低速大周期”可知,“神八”快一些,所以能追上“天宫一号”。 5.“天宫一号”为什么要降低轨道? 答案:“天宫一号”的测试轨道为 350km,与“神八”对接时轨道高度为 343km。因为高一点的大气密度就小了,这样使它的衰减就小了,每转一圈轨道都要降低,这叫轨道衰减(大气阻力) 。 所以如果没有任务的话就把它放高一点,这样高度衰减的就比较慢,这样节省推进剂。如果 现在就维持在将来要对接的 343 公里以上,就得不断的给它加推力、加速爬高。 6.卫星的发射过程中涉及的问题

轨道倾角: 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按轨道倾角可将卫星运行轨道分为四类:

①顺行轨道:特征是轨道倾角小于 90°,在这种轨道上的卫星,绝大多数离地面较近,高度仅为数百公里,故又称为近地轨道.我国地处北半球,要把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载火箭要朝东南方向发射,这样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的部分速度,从而可以节约发射能量,我国的\神舟\号试验飞船都是采用这种轨道发射的;

②逆行轨道:特征是轨道倾角大于 90°,欲将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行,运载火箭需要朝西南方向发射.不仅无法利用地球自转的部分速度,而且还要付出额外能量克服地球自转部分的速度.即逆着地球的旋转方向发射耗能较多,因此除了太阳同步轨道外,一般不采用这种轨道发射;

③赤道轨道:特征是轨道倾角为 0°,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这种轨道有无数条,但其中有一条相对地球静止的轨道,即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计算可知当卫星在赤道上空 35786公里高处自西向东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即卫星相对地表静止。从地球上看,卫星犹如固定在赤道上空某一点随地球一起转动.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均匀分布3颗通信卫星即可以进行全球通信的科学设想早已实现.世界上主要的通信卫星都分布在这条轨道上;

④极地轨道:特点是轨道倾角恰好等于 90°,它因卫星过南北两极而得名,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以飞经地球上任何地区的上空.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gR24?2r330

M?答案:1.C 2.D 3. M? 4. 5. 2×10 2GGT6 .解答:能测定该行星的密度

设该行星的半径为R,行星和宇航员的质量分别为M、m,秒表测定转一周的时间为T, 宇航员受到该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他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2?G2?m()2R ①

TR设该行星的密度为ρ,有:

4?R3M?? ②

3由① ② 得: ??

7. (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正确解法和结果:由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得G3? GT2mM2?24?2(R?h)3 ,得?m()(R?h)M?T2(R?h)2GT22(2)方法一: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得

4?2r3Mm2?2 G2=mr(),得M?2rT1GT1gR2Mm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有G2=mg得M?

GR3?(R?h)3 8.BC 9. ?? 23GTR

10.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来求即可.m1、m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它们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

m1m24?2 G2?m12R1

LTm1m24?2 G2?m22R2

LT R1?R2?L

由①②③有:

R1m2?R2m1

得:R1?m2L

m1?m2 代入①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 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2.会用已知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巩固基础 1.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开普勒 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 2.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这说明了( ) A.地球的半径是月球半径的6倍 B.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6倍 C.月球吸引地球的力是地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