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湖南省永州零冷两区七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和仪器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需要的仪器有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上述制取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可以选择图二所示装置除去,其选项的序号是___;(资料: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若将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一瓶CO2气体验满,其操作是___;假设要用上述仪器检验气体CO2,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和胶塞已连接好。其操作步骤如下:
A 倒入石灰水;B 连接仪器;C 加入稀盐酸;D 加入大理石。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_____.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后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装置的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这种收集方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F图是化学中的多功能瓶,可以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端进氧气.
②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端接氧气钢瓶.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甘肃特产——通渭县的苦荠茶,长期饮用,可改善身体状况,降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并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苦荠茶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芦丁,芦丁的化学式是C27H30O16。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请计算:芦丁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61g芦丁中含有____________克碳元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1:5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6.7%,不属于富氧空气,故A错误; B.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不是富氧空气,故B错误;
C.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1: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C。 3.A
A、B、【解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空气组成中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错误;C、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D、酸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A。 4.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溶解度曲线 5.B 【解析】
试题分析: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一定的质量分数,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则溶液将逐渐变成饱和溶液,饱和以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再增加。选B。 考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点评: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溶液将变成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6.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则=,解得x=46,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做饭有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而合金的熔点是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低的,选项错误;
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选项正确。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反应Co?2HCl?CoCl2?H2?,而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说明钴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错误; B、根据氯化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钴和氯化钠,由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可推出氢氧化钴为沉淀,选项错误;
C、反应①Co?2HCl?CoCl2?H2?,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
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
应;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钴能与酸性溶液反应,而氯化氢遇水即形成盐酸,氢氧化钴能与氯化氢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氢氧化钴干燥氯化氢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B 【解析】
A、实验Ⅰ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Ⅱ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 【详解】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 11.A 【解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