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6:27:35

中国传播的情况,问的是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进程,列举并连接好相关历史事件即可。 【名师点睛】本题不难,关键是这块知识点这样考查的方式比较少见,同时知识点相对考查较少,因此,学生在这题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要点。同时,本题是契合时事政治热点,启示我们复习过程中适当结合时事政治热点来着重复习。

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

1.(2019年天津卷,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

2.(2019年海南卷,18,2分)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5

【答案】A

【解析】推翻沙皇政权的是俄国二月革命,革命后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状况,但是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主;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七月流血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1月6日,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综合这一过程,本题选A项。B、C、D三项均有一部分作用,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

1.(2018年海南卷,20,2分)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1.(2017年江苏卷,17,3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

6

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考点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2019年高考未涉及。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可知,该计划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符合题意;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B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材料不符合,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视发展重工业,未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企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但均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高度

7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这一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1.(2017年海南卷,18,2分)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苏俄(苏联)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这道题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基础知识。

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4,4分)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传播的情况,问的是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进程,列举并连接好相关历史事件即可。 【名师点睛】本题不难,关键是这块知识点这样考查的方式比较少见,同时知识点相对考查较少,因此,学生在这题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要点。同时,本题是契合时事政治热点,启示我们复习过程中适当结合时事政治热点来着重复习。 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 1.(2019年天津卷,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