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GPS测量试题集
34、不是GPS用户部分功能的是( D )。
A 捕获GPS信号 B 解译导航电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 C 计算测站坐标,速度 D 提供全球定位系统时间基准
35、不是GPS卫星星座功能的是( D )。
A 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文 B 接收注入信息 C 适时调整卫星姿态 D 计算导航电文
/label>
36、GPS卫星信号的基频是( C )。
A 1575.42MHz B 1227.36MHz C 10.23MHz D 1.023MHz 37、 假设测站与观测卫星所构成的空间立体体积为 V, 几何精度因子GDOP与 V的关系为 (B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等价
38、产生周跳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卫星失锁 B 观测卫星数过少 C 整周未知数解算有误 D 星历误差 39、RTK 数据链发送的是(B )数据。
A 基准站坐标修正数 B 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 C 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 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 D 测站坐标 40、不可用差分方法减弱或消除的误差影响( D )。
A 电离层延迟 B 对流层延迟 C 卫星钟差 D 接收机的内部噪声 41、不是监测站功能的是( A )。
A 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文 B 收集气象数据 C 监测卫星工作状态
D 处理观测资料 42、A-S是指( D )。
A 精密定位服务 B 标准定位服务 C 选择可用性 D 反电子欺骗 43、属于空固坐标系的是( D )。 A 协议地球坐标系 B 北京 54坐标系 C 西安 80 坐标系 D 协议天球坐标系
44、GPS外业前制定作业计划时,需要使用的是卫星信号中的( D )。 A 星历 B L1 载波 C L2 载波 D 历书 45、PPS是指( A )。
A 精密定位服务 B 标准定位服务 C 选择可用性 D 反电子欺骗 46、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措施是(B )。
A 单频测距 B 双频测距 C L1 测距+测距码测距 D 延长观测时间 47、北京时间与GMT时间的差别是( A )。
A 北京时间比GMT时间快8小时 B 北京时间与 GMT时间慢 8 小时 C 不能比较 D 北京时间与GMT相差 0 小时 48、西安80大地坐标系属( C )。
A 协议地球坐标系 B 协议天球坐标系 C 参心坐标系 D 地心坐标系 49、TDOP称为(A )精度衰减因子。
A 平面 B 高程 C 几何 D 时间
50、周跳的检测一般在数据处理的( A )环节中进行。
A 预处理 B 基线解算 C 无约束平差 D 约束平差 51、VDOP称为(B )精度衰减因子。
A 平面 B 高程 C 几何 D 时间
52、电离层折射误差可用( B )方法消除。
A 单频观测 B 双频观测 C 码相位观测 D 载波相位观测 53、白天的电离层误差影响比晚上的影响( A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关
54、哈尔滨的电离层误差影响比广州的影响( B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关
55、电离层是指( D)的大气层。
A 70~1000m B 700~1000m C 700~10000m D 50~1000km 56、消除对流层影响的方法是( D )。
A 单点定位 B 双点定位 C 绝对定位 D 相对定位 57、消除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是: ( B )
A 动态定位 B 静态定位 C 码相位观测 D 载波相位观测 58、码相位观测的误差比载波相位观测误差( A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关
59、天线的几何中心与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是( D ) A 统一的 B 相同的 C 固定的 D 变化的 60、最常用的精度衰减因子是( )
A PDOP B VDOP C HDOP D GDOP 61、精度衰减因子越大,点位误差越( A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关
62、精度衰减因子的大小取决于( C )
A 卫星位置 B 测站位置 C 卫星分布与测站位置 D 信号好坏
63、引起周跳的原因是: ( A )
A 强电磁干扰 B 圆心移动 C 半径变化 D 信号循环 64、引起周跳的原因是: (C )
A 信号循环 B 信号太强 C 信号遮挡 D 信号锁死 65、静态定位是(对于地面不动。
A 接收机天线 B 卫星天线 C 接收机信号 D 卫星信号 66、最常用的相对定位方法是: ( B ) A 单差 B 双差 C 三差 D 小误差 67、精度最高的差分定位方法是: ( B )
A 实时伪距差分 B 实时载波相位差分 C 事前差分 D 事后差分 68、实时载波相位差分也叫( D )
A RTD B RTC C RTJ D RTK
69、差分定位与相对定位的差别是: ( C ) A 数据库 B 数据源 C 数据链 D 数据表 70、实时的意思是( A )
A 当时 B 短时 C 长时 D 随时
71、GPS网的精度等级是按( D )划分的。
A 角度精度 B 位置精度 C 时间精度 D 基线精度 72、如果环中的各条基线是同时观测的,就叫( B ) A 同步观测 B 同步环 C 异步观测 D 异步环 73、同步观测是指两个( B )同时观测。 A 卫星 B 接收机 C 工程 D 控制网 74、三角形是GPS网中的一种( A )
A )相 A 基本图形 B 扩展图形 C 设计图形 D 高稳定度图形 75、五台接收机的同步观测图形中有( D )条基线。 A 5 B 6 C 8 D 10
76、最可靠的同步图形扩展方式是: ( C ) A 点连式 B 边连式 C 网连式 D 混连式
77、观测四等网时,既经济又符合精度要求的接收机是: ( A ) A 单频机 B 双频机 C 三频机 D 四频机
78、用来预报可见卫星数和DOP值的文件是: ( C ) A 数据文件 B 星历文件 C 历书文件 D DOP文件 79、观测时段可根据( C )来选择。
A 阳光方向 B 地形条件 C 可见卫星 D 作息制度 80、观测时段可根据( A )来选择。 A DOP B EOP C COP D PPM 81、作业调度的作用是: ( C )
A 体现权力 B 统一指挥 C 协调工作 D 调动积极性 82、选点时,要求点位上空无遮挡,以免( A )影响。
A 整周跳 B 半周跳 C 全周跳 D 圆周跳
83、选点时,要求点位周围无反射物,以免(C )影响。
A 走捷径误差 B 走弯路误差 C 多路径误差 D 短路径误差 84、环视图是反映测站周围(D )的图件。
A 通视条件 B 交通条件 C 地形条件 D 信号遮挡情况
85、截止高度角以下的卫星信号( D )
A 未观测 B 未记录 C 未锁定 D 未采用 86、采样间隔是: ( D )
A 两未知点间距 B 两已知点间距 C 观测时间间隔 D 记录时间间隔 87、观测数据最好在(C )内传输到计算机。
A 一时段 B 一小时 C 一日 D 一周
88、基线解算是通过观测量求差来解算( D )
A 基线长度 B 基线方向 C 基线误差 D 基线向量
89、GPS网平差时,应先在( D)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A 北京54 B 西安80 C 地方 D WGS-84
90、GPS 网计算时最重要的四项检验是:基线 QA 检验、( D)检验、同步环检验和异步环检验。
A 残差 B 精度 C 重复基线 D WGS-84 91、无约束平差通过检验,说明( B )数据合格。 A 已知 B 观测 C 计算 D 设计 92、参考站的电台天线是( B)差分信号的设备。
A 接收 B 发射 C 传输 D 产生
93、差分定位时,浮点解的精度比固定解的精度( B ) 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关
94、测绘环视图时,应测量障碍物的(C )角的高度角。 A 水平 B 垂直 C 方位 D 倾 95、双差模型可消除(B )误差。
A 卫星钟 B 接收机钟 C 多路径 D 相位中心
96、北京时间比UTC超前( D)小时。
A 5 B 6 C 7 D 8
97、同一网中用不同型号接收机观测会残留较大的( A )误差。 A 相位中心偏差 B 流层折射 C 电离层折射 D 接收机钟 98、单频接收机进行相对定位观测时,基线长度应( C ) A 小于30km B 大于30km C 小于 20km D 大于 20km 99、消除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是: ( B )
A 动态定位 B 静态定位 C 码相位观测 D 载波相位观测 三、填空题
1、RTK 数据链发送的是 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 。 2、码相位测量测定的是测距码从卫星到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 3、采用后处理星历代替广播 星历可减弱卫星星历误差影响。 4、双差模型可消除接收机钟差 误差影响。 5、电离层影响,白天是晚上的 5倍 。 6、电离层影响,夏天是冬天的 4倍 。 7、电离层影响在一天中的 中午 最强。
8、对流层影响与温度、气压和 湿度 有关。
9、卫星信号由多条路径到达接收机而引起的误差叫 多路径 误差 。 10、测站点远离水面,以避免 多路径 误差影响 。 11、抑径板可减弱 多路径 误差影响 。
12、抑径板是通过遮挡 反射 信号来减弱多路径误差的。 13、各接收机 定向 标志同时朝北,可消除相位中心偏影响。 14、点位误差随精度衰减因子的增大而 增大 。 15、精度衰减因子用英文缩写 DOP 表示 。
16、HDOP表示 水平位置 精度衰减因子。 17、PDOP表示 空间衰减因子。
18、精度衰减因子与 卫星 的空间分布有关。 19、两同步观测的测站上的单差 相减 叫双差。 20、实时伪距差分定位也叫 RTD 。
21、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也叫 RTK 。 22、参考站向 流动站 发射差分信号。 23、差分定位有 数据链 相对定位没有。
24、97规程规定的四等GPS基线的固定误差是 10mm 。
25、97规程规定的四等GPS基线的比例误差系数是 10ppm 。 26、网中的三个已知点坐标可用来解算大地坐标转换的 7 个参数。 27、由同步观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叫 同步环 。 28、由非同步观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叫 异步环 。 29、五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基线数为 10 。 30、五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独立基线数为 4 。
31、同步图形扩展方式有点连式、边连式和 网 连式。
32、相邻两个同步图形有 2 个公共点的连接收方式叫边连式。 33、GPS网测量中所用接收机必须具有 载波相位 观测功能。 34、四等 GPS网的重复设站数应不少于 1.6 。
35、97规程规定,各等级GPS网观测时,PDOP宜小于 6 。
位置精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