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素材—解读类
名人素材样稿:
慢吞吞的王元化
王元化,我国著名思想家,在学术界与钱钟书齐名,素有“北钱南王”之称。王元化年轻时曾向熊十力问学,熊先生谆谆告诫王元化,做学问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于是,王元化养成了在做学问上慢吞吞的性格。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他就从1954年一直读到1974年,从而有他读黑格尔“韦编三绝”的美谈。《论知论分析方法》一文,就是他长期研读黑格尔《小逻辑》厚积薄发的结晶。王元化不好名利,绝不为功利写作,一篇3000字的文章,王元化要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文稿反复修改,曾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荣誉奖的《文心雕龙创作》一书,王元化慢吞吞地写了将近20年。(素材本身要求集中、流畅、简练,方便学生记忆和使用) 【深度评论】
做学问需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急躁的态度肯定不会有所成就。王元化做学问讲究“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这正是对急躁的拒绝,也是对慢的追求。这种慢,是一种耐心。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有所发现。王元化读黑格尔花了20年,写书也花了将近20年,这是一种慢工夫,既是锁定既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努力,也是对学问一丝不苟、毫不含糊的态度。有这种“慢”的精神,才能在学问、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围绕素材本身的内容展开,素材本身没有的即使是属于这个人物的事件、别人的评论等也不可以出现,只能就这个素材评论,以下的解读同,不可脱离素材围绕人物延伸)
【多维解读】
★积累。(这个关键词汇一般是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的话题的,需要正面、积极、精确)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厚的积累,深刻的玩味,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成就。学术界有这样一句:“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不妨看成是为做学问而潜心积累,只有潜心积累,才能不写“半句空”的文章。王元化仅读黑格尔的《小逻辑》,就读了20年,“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从而有了一段“韦编三绝”的美谈。想来,在这20年里,王元化的“沉潜往复,从容含玩”中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体味,独到发现,于是才有了《论知论分析方法》这篇读黑格尔《小逻辑》的厚积薄发的结晶。(以素材出现的内容为根基,围绕这个话题角度,展开解读,流畅有文采)
★拒绝急躁。生活中流行着一种急躁病:学生们总想走捷径,不通过勤奋努力就取得优异成绩;娱乐圈的人们总想一举成名,万众瞩目;商业圈的人们总想投机取巧,一夜暴富??各行各业的人们似乎都在急躁冒进,不肯踏踏实实做事。在这种大环境下,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就显得难能可贵了。王元化能潜心读书20年,踏实写作20年,就是用实际行动在对“浮躁”的风气说“拒绝”。 而他能够拒绝浮躁,不仅显示了自身的独特气质,也是他得以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拒绝功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常常为名枷利锁所缚,有几人能够超脱于名利的诱惑?沉溺于名利的追逐而不能自拔,只能说明你是一个俗人;能够超越名利的诱惑,拒绝功利,则体现了一个人的高风亮节。王元化不好名利,绝不为功利写作,这种坚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尤其显得可贵。而他能在学术上取得骄人业绩,除了他自身的深厚学养,他拒绝功利的高贵品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