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规控压钻井操作规程(修订).docx
塔中常规控压钻井操作规程
一、钻开目的层前准备 1、控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组织,井队、录井、泥浆、欠平衡、定向井等相关人员参加,在二开中完时进行,以本井钻井、地质设计为依据,结合邻井实钻情况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钻遇裂缝溶洞井段、地层压力、硫化氢含量;邻井钻井情况,可能钻遇的复杂情况等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2、物资器材准备:应在满足钻井设计的前提下,还应满足
(1)钻井液:密度1.40g/cm×80m,密度1.30 g/cm
3
3
3
3
3
3
×80m,坂土浆60 m,地面循环量150 m,若罐容不足应增加应急罐。石灰石100吨,重晶石100吨,除硫剂10吨。
(2)内防喷工具:箭型止回阀6只,旋塞4只,浮阀2只。
(3)应急设备:对讲机9部,硫化氢监测仪7台,( 其中1000PPm高量程2台),可燃气体监测仪3台,空气呼吸器15套。
(4)700型或1050型压裂车1台(EPCC临时基地值班)。供浆系统1套,具备分别采用砂泵和螺杆泵给压裂车供浆功能。
3、钻开目的层验收:由项目部组织,在进入目的层前100m进行,对井控装备、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泥浆材料、重
1
浆及除硫剂的储备、应急预案及演练、技术交底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钻开目的层。
二、技术操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
1、钻井液密度:进入目的层前100米调整泥浆密度,泥浆密度值低于设计给定地层压力系数0.02g/cm。
2、除硫剂和PH值:根据邻井实钻情况,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在钻开显示层前100~150米,在钻井液中加入1~3%的除硫剂,钻井液的PH值≥10,现场除硫剂储备5吨以上,循环泥浆PH值降低后,应及时提高PH值和补充除硫剂,新浆补充须符合钻进时的PH值和除硫剂的含量。
3、内防喷工具:近钻头安装1只箭回,钻具出套管鞋位置安装1只旋塞+1只箭回(旋塞在下,箭回在上)。
4、反循环压井管线:试压28MPa,冬季做好防冻保温,进入目的层每次起钻完进行吹扫。
5、钻具探伤:进入目的层后,每次起钻对钻具进行探伤,并将井口1000米钻具,倒换至下部。
6、上水罐:保持单罐上水,确保计量快速、准确。 7、点火要求:在建立循环和通过节流管汇观察时,应保持液气分离器排气管出口有常明火。
8、死卡:配套与钻具尺寸相匹配的死卡及固定钢丝绳。当一个迟到时间内H2S持续出现、套压超过10MPa和井内钻具较少时应安装死卡。
9、应急设备:配备对讲机9台,井控专家、值班干部、
3
2
工程师、司钻、节流阀操作(内钳工)、泥浆正副岗、录井队、液面队各1台;班组各岗配备硫化氢监测仪、空气呼吸器各1台;井口操作工和泥浆副岗各配备1台可燃气体监测仪。
10、联系沟通:各岗随时保持沟通,任何作业前应得到相应岗位回应后才能进行作业。
11、人员要求:塔中EPCC项目2名分管领导在临时基地值班;项目部人员分管工程和泥浆负责人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井控专家驻井、钻井队干部24小时值班,定向队、欠平衡、液面监测队等协助单位人员在井场24小时值班。
(二)控压钻进
控压原则:以“微过平衡、微漏失状态”为核心,保持液面稳定或微漏,以不溢为基本要求,寻找近平衡点,严格控制侵入井筒的油气量。
1、控压钻进。
(1)控制井口套压≤5MPa进行控压钻进作业; (2)套压>5MPa,停止钻进,上提下旋塞及钻杆接头出转盘面;套压>7MPa,关闭闸板防喷器。节流循环排气一周,套压≤5MPa,开闸板防喷器恢复钻进;套压>5MPa,请示提高钻井液密度;
(3)控压循环套压持续上涨至18MPa或1个迟到时间内持续出现硫化氢,立即停止循环并关井,准备反推压井。
2、开停泵。
a.开泵前司钻确认:循环通道畅通、节流阀操作岗到位,
3
得到回应才能开泵。
b.缓慢开泵,立压上升,打开节流阀,逐步调节开度,保持套压基本不变。
c.逐步提至钻进排量,随立压升高调节节流阀开度,液面处于平衡或微漏状态(每5分钟漏失0.1~0.2m)。
d.停泵前,司钻确认节流阀操作岗到位。停泵并迅速关闭节流阀,出口不断流,关J2a。
e. 改变排量时,根据立压变化调节节流阀开度,液面处于平衡或微漏状态。
3、接单根。
a.开回水泄立压,观察泄压口,钻井液迅速减小并断流,接单根,关回水,打开J2a;若未减小,回水量超过0.3m3,立即关回水闸阀,用重浆压水眼(附加2MPa), 接旋塞+箭回(旋塞在下,箭回在上)。
b.开泵按第(二)项第2条开停泵措施执行。 4、报告。
(1)上提钻具、划眼、接单根、停泵、倒换泵、泥浆转罐、加泥浆料等需配合的作业前各岗应及时沟通,得到相应岗位确认才能进行。
(2)控压钻进(循环)期间各岗位每5分钟报告一次,异常情况加密或连续报告,发现H2S立即报告。
(3)报告内容。
a.泥浆正岗:以上一个点为基面的液面变化量、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和粘度;
3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