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6. (1)太阳 化学 催化剂 化学 电 H—O 吸热 (2)负 流出 (3)锌 2Zn-4e-===2Zn2+ 解析: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分解,所以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所以A极是负极,电子从该极流出。
+-
17. (1)没有 锌片 2H+2e===H2↑
--
(2)c(H2SO4)=1 mol·L1,c(ZnSO4)=1 mol·L1
解析: 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时,二者不反应,没有气泡产生,但当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中时,会构成原电池,铜作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锌作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当收集到11.2 L H2(标准状况),
0.5 L×2 mol·L-1-0.5 mol
即0.5 mol H2时,消耗的H2SO4为0.5 mol,生成的ZnSO4为0.5 mol,c(H2SO4)=
0.5 L
0.5 mol
=1 mol·L-1,c(ZnSO4)=0.5 L=1 mol·L-1。
18. (1)②④ (2)Ni(OH)2和Cd(OH)2能溶于酸性溶液产生有毒的Ni2+和Cd2+
解析: (1)放电时Cd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d(OH)2;而充电时Cd(OH)2发生还原反应重新生成Cd。
(2)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植物最容易吸收。从镍镉所对应的化合物的水溶性这一角度去分析,因在酸性土壤中Ni(OH)2和Cd(OH)2易溶解变成Ni2+和Cd2+,被植物吸收,造成污染。
19. (1)> < (2)吸收 236
解析: (1)物质熔化时需断键,断键需吸收能量,而键能越大的物质,断键所吸收能量越大,熔点越高。
(2)2 mol H2反应,需1 mol SiCl4,则断裂4 mol Si—Cl键和2 mol H—H键,同时生成1 mol Si和4 mol HCl,则形成2 mol Si—Si键和4 mol H—Cl键。所以吸收能量为360 kJ/mol×4 mol+436 kJ/mol×2 mol=2 312 kJ,而放出能量为176 kJ/mol×2 mol+431 kJ/mol×4 mol=2 076 kJ,则整个过程能量变化为2 312 kJ-2 076 kJ=+236 kJ。
20. (1)4A+5B6C+4D (2)0.1 mol·L-1·min-1 AC
解析: (1)达到平衡时A、B、C、D改变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 mol、1.0 mol、1.2 mol、0.8 mol,且A、B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C、D的物质的量增加,应为生成物。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5B6C+4D。
0.4 mol2 L
(2)前2 min时,v(A)=2 min=0.1 mol·L-1·min-1。从图像看,2~3 min时图像的斜率变大,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变快。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增加A的物质的量,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图像要产生突变。故正确答案为A、C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