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文言文二汇总含答案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文言文二汇总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29:38

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凡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良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遗风。

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滨买地归老。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拄竹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青浦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宝绘堂记 (宋)苏轼

1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

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①。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②。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③。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2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

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④,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3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⑤,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⑥,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4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⑦里,而其被服礼义⑧,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

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①结髦:织毛物 ②锻炼:打铁。③蜡屐:制鞋子。④桓玄打仗时把书画放在战船上不离身,王涯把书画藏在夹墙中怕被人发现。⑤书:书画。⑥百鸟的鸣叫声从耳边掠过。⑦戚:皇亲国戚。⑧被服礼义:牢记并遵循礼仪。

21.可填入第1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哉 B.也 C.乎 D.耳

2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宝绘堂坐落在驸马都尉王晋卿住宅的东面。 B. 宝绘堂收藏了驸马都尉王晋卿喜欢的书画。 C. 苏轼年少时轻视富贵生死而特别看重书画。 D.驸马都尉王晋卿喜爱诗书也喜欢与人角斗。

2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3分) 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A.第1段末尾 B.第2段末尾 C.第3段末尾 D.第4段末尾 24.分析第1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25.概述本文的写作思。(4分)

(五)21-25题(13分)

21.D(1分)22.D(2分)23.C(3分)

24.答案示例:第①段用了引证和例论的方法。作者引老子的话证明圣人不曾废除五色、五音、五味和驰骋田猎,又列举刘备嵇康阮孚等人都有声色臭味而乐此不疲的事实,论证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的观点。

25.(4分)答案示例:①直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②又言“不可以留意于物”,例证说明留意书画必生祸患,③陈述苏轼年少时过分留意书画的教训,④希望王晋卿不要沉溺于书画,从而远离祸害。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的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松江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贵生书院说 (明)汤显祖

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反自贱者何??

②孟子恐人止以形色自视其身。乃言此形色即是天性,所宜宝而奉之。知此则思生生者谁,仁孝之人,事天如亲,事亲如天。故曰:“事死如生,孝之至也。”治天下如郊与禘,孝之达也。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宝此位?有位者能为天地大生广生,故大人之学,起于知生,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重也。

③然则天地之性大矣,吾何敢以物限之;天下之生久矣,吾安忍以身坏之。《书》曰:“无起秽以自臭。”言自己心行本香,为恶则是自臭也。又曰:“恐人倚乃身。”言破坏世法之人,能引百姓之身邪倚不正也。凡此皆由不知吾生与天下之生可贵,故仁孝之心尽死,虽有其生,正与亡等。况于其位,有何宝乎!

④吾前时昧于生理,狎侮甚多。受命以来,偶读至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乃叹曰:谓之天民,当如是矣。”始知“君子学道则爱人”。故每过郡县,其长吏及诸生中有可语者,未尝不进此言。而徐闻长熊公,爱人者也。此邑士气民风,亦自惇雅可爱,新会以南为第一县。且排徊于余,不忍余去也。故书《贵生说》以谢之。

【注】①贵生书院;汤显祖谪官徐闻典史。修葺责生书院。②郊与禘:古帝王以祖先配祭昊天上帝③伊尹,商汤臣,佐汤伐夏。④熊公:熊敏,江西新昌人,徐闻知县。 2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也 B.乎 C.焉 D.耳 22. 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用孟、孔的话论述“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仁孝”的重要性。 B.通过孟、孔的话强调“仁孝”的重要性,直接揭示自贱的原因。 C.用孟、孔的话阐释“知生则贵生”的道理,强调“知生”的重要性。 D.引用孟、孔的话进行对比,论述“大人之学在于仁孝”的重要意义。 23. 分析第③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24.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先前对生活的道理不够明白,对很多事情态度亲昵不够庄重。 B.我先前对“生”的道理不够明白,轻慢地对待生命的情况很多。 C.我先前对“生”的道理不够明白,对很多事情的态度都轻视侮辱。 D.我先前对生理的规律不够明白,轻慢地对待生命的情况很多。 25. 简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1.(1分)A 22.(2分)C

23.(3分)答案示例:第②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从反面强调我们应该知生、贵生,并引用《尚书》之语,强调自身心行端正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最后得出不知贵生会导致仁孝之心全部丧失的结论。 评分说明:论证方法1分;分析2分。 24.(3分)B

25.(4分)答案示例:汤显祖主张“贵生说”,希望徐闻学子以及徐闻知县都能 “学道而爱人”,使士民重视珍惜生命,讲习礼义,尊重人的自身价值,淳雅民风。作者写此文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此题属于根据文言文文意选择虚词填空的题目,根据对文意的把握“何”一般和“也”连用,表示反问语气。故答案选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及论述方法的理解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认真研读文本,然后结合对选项的把握和理解进行辨析。选项A,引用孟、孔的话论述“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仁孝”的重要性。理解有误。强调的是“知生”的道理;选项B,“直接揭示人自贱的原因”理解有误,本段文本中不没有解释人自贱的原因;选项D,论述“大人之学在于仁孝”的重要意义,理解有误。应是论述“知生则贵生”的道理。故答案选C。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能力。作答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先明确论证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本题题干问的是:分析第③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根据对第三段内容的把握:《书》曰:“无起秽以自臭。”言自己心行本香,为恶则是自臭也。又曰:“恐人倚乃身。”这是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尚书中的话论证了人“知生和贵生”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凡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良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遗风。 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滨买地归老。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拄竹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青浦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宝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