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伦理学课堂思考题
医学伦理学课堂思考题
第一章:
1.道德,医德,伦理,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概念。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用于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
医德,即医学道德,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伦理学研究道德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有:道德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道德的本质及社会作用;道德同上层建筑中其它因素的关系;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等。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
3.解释“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仁”善也。这是我国传统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历代医家皆以其为宗旨。它提示作为医学,在任何情况下,医学行为都应坚持以人为本,治病救人,决不能把它看成是为了谋利赚钱的经济行为。做到医术和仁术结合,这是医学本质所在,是生命的呼唤,时代的要求。 第二章:
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与价值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生命神圣论。这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它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有价值的。这种观点既包含合理的内核,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即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学生命的存在价值。缺乏人类成熟的理性基础和辨证基础的生命观。 生命质量,主要是指人的生命的自然的质量,是指某一种生命就生物学生命的意义上讲是否具备作为人的基本要素,从医学角度,对生命的质量应从体能和智能两个方面加以判断和评价。(评价标准:1.主要标准——个体自然素质或智力状态。2.根本质量——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及他人在社会和道德上的相互作用。3操作质量-——IQ用来测验智能方面的质量。 生命价值论是对生命质量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判定人的生命价值要把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结合,不仅重视生命的内在质量,更应重视生命的社会价值。主张以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作用及意义的大学为标准,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人类和谐生存与发展的生命观及理念。
医学伦理学有哪些基本原则?
尊重,自主,不伤害,公正
1.尊重、自主;2.有利、不伤害;2.知情同意、保密;4.公正、互助
公正分配1医学标准,病人病情需要及治疗价值;2社会价值标准,主要考虑病人既往和预期贡献;家庭角色标准,主要考虑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科研价值标准,主要考虑该病人的诊治对医学发展的意义;余年寿命标准,主要考虑病人治疗后生存的可能期限。(器官移植分配)
医德良心的特点及作用?
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是其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的有机统一,主要是对所负道德责任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能
力。
医德良心的作用1.在行为之前具有选择作用;2.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监督作用;3.在行为之后具有评价作用。
如何理解自主权、知情同意权?
自主是医师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的选择诊治决策。包括自主知情,自主同意,自主选择等。
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对给予自己的诊治护理有获悉,以及在此基础上决定接受或者拒绝的权利。
什么是审慎?审慎的作用?
审慎是指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处事慎重,严谨,周密,准确,无误。医德审慎的深层本质与胆识一样,是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审慎的作用:1.保障病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2.保证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3.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4.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保密的重要性及内容?p98
保护隐私权是病人享有的私人信息和私人生活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索,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我国将保守“医密”作为保护性医疗的重要措施、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保守病人的秘密。二是对病人保守秘密。
第五章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内容
权利
1.医疗保障权;2.知情同意权;3.保护隐私权;4.社会免责权
义务
1.配合医方诊疗的义务2.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尊重医务人员及其劳动的义务3.给付医疗费用的义务
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1疾病诊治权
(2.工作学习权
3.在特定情况下,医生还有特殊干涉权利。当然这种权利不是任意行使的,只有当患者自主原则与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无伤原则、社会公益原则发生矛盾时,医生才能使用这种权利.
4.医生的参与权)*
义务
1.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义务。 2. 如实记载和妥善保管病例的义务。 3. 如实告知和说明的义务。 4. 抢救及转诊的义务。
医生特殊干涉权应用的原则及范围
只有当患者自主原则与生命价值原则、有利原则、无伤原则、社会公益原则发生矛盾时,医生才能使用这种权利. 特殊干涉权适用范围:
1. 对精神病患者,意识丧失和自杀未遂等患者拒绝治疗时,医生可以行使特殊干涉权,强
迫治疗或采取措施控制其行为。
2. 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患者已知情同意,但对一些高度危险的试验,医生必须以特殊
干涉权保护患者利益。
3. 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情,但当了解后不利于诊治或产生不良影响时,医生有权隐
瞒真相。(保护性医疗)
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病人方面: ①对医院期望值过高 ②不了解医疗知识而发生的误解 医生方面: ①技术操作方面原因1.技术差2.责任心不强3.医生对病情发展观察不细致或过于自信4.药品器械问题 ②服务态度不好 ③沟通不到位 ④医患双方对病情认知存在差异
社会原因:①国家卫生投入递减,医疗成本渐升,医疗单位创收增加 ②群众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增加,造成有病不医因病致贫
医患关系的调试的基本原则
1.尊重理解的原则2.求同存异的原则3.诚实守信的原则4.依法调适的原则
第六章
最优化原则概念及内容
最优化原则是指在选择诊疗方案中,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决策原则,也叫最佳方案原则。
内容1.疗效最佳2.安全无害3.痛苦最轻4.耗费最少
保密与讲真话原则
医疗保密1.为病人保密2.对病人保密3.为医院保密
讲真话原则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及心理特征等来决定讲不讲真话,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讲,在什么地方讲,这是应该注意的
临床治疗的伦理(问、体、辅)
询问病史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2.言语亲切,通俗易懂3.耐心倾听,正确诱导4.仔细严密,
收集完整。 体格检查1.尊重人格,关心体贴2.手法轻柔,触摸准确3.检查认真,观察细致
辅助检查1.综合考虑 确定检查项目2.权衡利弊 注重知情同意3.全面分析 避免主观片面
临床治疗的伦理(药物,手术)
药物治疗1.掌握指征 剂量适宜2.合理配伍 观察细致3.用药科学 兼顾远近4.节约资源 合理
用药 手术前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选择最佳术式3.做到知情同意4安排胜任手术者 手术中1.不抢手术2.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3.齐心协力 操作规范4.不垄断手术 手术后1.密切观察2.重视术后3.正确对待
过度治疗的概念,基本特征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超过疾病实际需要(多余的,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的诊断和治
疗的医疗行为或医疗过程。 1.诊断超出了疾病实际需要的诊疗手段
2.多余的,无效的,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3.费用超过一般标准
4.诊断和治疗超出病人体力财力可支持度
第十章
死亡的概念和现代脑死亡的标准
现代脑死亡的标准①没有感受性或反应性;②没有运动和呼吸;③没有反射(主要是诱导反射);④脑电图平直,以上各种指征在24小时以内重复多次而没有变化,才能确认为死亡。但是有两
个例外:①体温过低(小于32.2℃);②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病例。
脑死亡的伦理意义
1能够及时抢救假死状态患者2.节约卫生资源,减轻家庭,社会负担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发展
安乐死的含义、主动和被动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被动安乐死:中止维持病人生命的治疗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 主动安乐死:医务人员或其它人采取某种措施加速病人死亡
符合安乐死对象必备的条件
① 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上看,病人患不治之症 ② 死亡临近;
③ 病人极端痛苦,不堪忍受 ④ 患者,所有家属知情同意(签字) ⑤ 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⑥ 法律许可
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的伦理含义,服务模式
临终关怀是针对各种疾病末期、癌症晚期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其宗旨是满足临终病人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其含义引申为制定一套有组织的医疗和护理方案,通过综合性的服务,尽可能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使其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这一事实,同时给家属以精神支持。
临终关怀的伦理含义:1.临终关怀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发展2.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3.对医学中无伤原则和有利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服务模式 一个中心 解除临终患者的疼痛
三个方位,九个结合 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家庭临终关怀病房;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服务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
第十一章
器官移植中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
1医学标准,病人病情需要及治疗价值;2社会价值标准,主要考虑病人既往和预期贡献;3.家庭角色标准,主要考虑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4.科研价值标准,主要考虑该病人的诊治对医学发展的意义;5.余年寿命标准,主要考虑病人治疗后生存的可能期限。
尸体捐献存在哪些问题?
1.自愿捐献。通过自愿和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来获取器官的一种形式。必须死者生前以书面或遗嘱表示同意,或死后由亲属以书面表示同意2.推定同意。
活体捐献可以吗?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可以
1.以对供者不造成伤害为首要原则2.只限于成对器官和有再生能力的组织3.主要以亲属之间的移植为主4.禁止未成年人捐献活体器官5.伦理委员会评估和伦理论证6应充分告知捐赠者及其家属摘取器官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及运用的伦理原则?
1.夫妇双方自愿原则2.供精者知情同意原则3.严格控制实施的范围原则4.互盲和保密原则5.确保生殖质量原则6.严防商品化原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