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 湘教版必修3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5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18.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二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
6
材料三 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和“以水定城”的,现在在河西走廊,农业用水约占90%,城市建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0%,只要能够从农业用水中‘挤’出一些,就可以满足城市化的需求。
(1)请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对于河西走廊,只有将大量散居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和
生态移民,才能真正减轻环境的压力。你是否赞成以上说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7
一.选择题
1—5 DDCAA 6—10 AABAD 11—15 CCABC 二.综合题
16.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17.(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18.(1)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和河流;地处季风的迎风坡,多山地降水;在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2)西南坡垂直带谱简单,东北坡丰富。原因:西南坡基带海拔高、相对高差较小、带谱简单;东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带谱丰富。 (3)赞同。
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短缺,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更有利于水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城市化和生态移民,有利于集中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更有利于控制本地区的人口规模,达到控制用水总量的目的。 不赞同。
本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不断下降;本地区主要是农业用水问题,应重点发展节水农业;大量散居农民进城将给城市化带来巨大的压力;生态移民工程投入大,工期长。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