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为安全做诊断”活动方案
吉林公司 “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实施
方案
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做好安全生产
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团公司从2015年开始开展常态化、长期化的“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并下发了《“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2015年实施方案》(中国石化安[2015]108号),结合集团公司要求和分公司实际情况,现制定吉林公司“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发动全体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全面排查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识别安全风险,排除安全隐患,改善安全状况。
2.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畅通全员为安全建言献策的通道,让每一个员工都为身边的安全发挥作用,把安全意识变成每日的行动。
3.通过常态化、长期化开展“我为安全作诊断” 活动,营造“全员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文化氛围,持续提升生产安全水平。
二、活动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审核小组) 组 长:赵春明 副组长:崔永虎
1
成 员:秦留华 刘福春 魏黎军 卢志远 增 加: 张玉明 郑岩 2.活动办公室
“我为安全作诊断”活动办公室设在工程技术部。 三、活动主要内容 1.深入查找安全管理缺陷。
1.1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重点查找现有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规章及要求的不符合;制度具体条款不明晰,与实际不符,需要新增、修订或废止的内容;与关联制度有矛盾,存在不相一致的内容等。
1.2安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存在的缺陷和风险。重点查找装置或设施在设计上存在的安全缺陷;工艺、设备以及电气仪表的操作完整性;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等。
1.3作业方案及程序存在的风险及隐患。重点查找作业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程序存在的安全风险等。
1.4制度执行及现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现场相关人员在对作业方案、安全制度执行上存在的偏差;现场作业任务交底和风险交底存在的问题;作业现场监护、检查、监督存在的问题等。
2.积极查找人的不安全行为。
2.1观察、记录和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
2
2.2查找习惯性违章、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2.3及时发现并制止“三违”和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同时告知管理人员。
3.全面排查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3.1排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施工等专业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3.2排查项目设计采用的安全标准不达标问题。 3.3及时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或跑损、异常排放等状况。 3.4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辅助设施建设不达标问题。
3.5重复性隐患。 四、活动安排
1.全员参与。各分公司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诊断内容”。
2.提交诊断建议。建议人按统一规定的诊断建议格式(附后)填写后提交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后提交吉林公司工程技术部。
3.评审诊断建议。一审由活动办公室组织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二是终审,经过活动办公室初审后的诊断建议,经过整理汇总后提交活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做最后审核是否采纳。
3
4.总结处置。对确定采纳的建议,由活动办公室下达问题整改通知,跟踪督导问题整改。
五、有关要求
1.各分公司的主管安全部门为活动牵头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业务主管作用。并认真搜集整理提交的诊断建议,做好预审工作并形成评审意见。
2.各分公司每月20日前将“诊断建议”上报活动办公室 。
联系人:柳茗芯
电子邮箱:0431-81179693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