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教义年级学生写生字
一年级生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关怀。“适合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个年龄段又恰恰是儿童学习汉字的“黄金时期”,在识字教学中只有更好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识字效率。怎样才能做到提高识字效率呢? 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识字教学
人的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从思维发展的年龄段看,童年期,即小学和初中阶段, 1、情境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乏味,这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美丽的草原》一课时,可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肥壮的牛儿和羊儿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鲜嫩的青草,一旁是清澈的泉水欢快地流过。蓝天、白云下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样一幅画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家乡──草原的美丽,使人难以忘记。提高了记忆效果,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在学习合体字时,教师应采用“巧配对”或“碰碰车”的游戏;
遇到形近字比较多的时候可采用编“顺口溜”或“儿歌”来帮助区分字形。在一年级下册的“有趣的识字”中出现了“青、清、情、晴、请”一组生字,可以编成了顺口溜“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愉快心情、说话用请”。采用了“猜谜法”,来激发识字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字型。 3、生活识字法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 “生活识字法” 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每天都有孩子急切地想知道今天认哪位同学带来的生字,这些字怎么读,自己是不是也认识。于是,学生的识字量也大大增加。
二、写字教学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
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2、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让我们享受这充满智慧、充满艺术的三尺讲台,带着微笑、带着爱心拥抱我们每一个学生,用爱和责任,充实我们做教师的日子,用爱和责任,创造我们教育生涯的新篇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