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 3.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 4.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5.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气体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6.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7.物质燃烧的现象:磷:大量白烟;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硫:淡蓝色火焰(空气中)、蓝紫色火焰(氧气中),生成刺激性的气体;镁条:耀眼的白光;氢气:淡蓝色火焰。
8.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9.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10.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11.水的电解实验: 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1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例: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13.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14.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加肥皂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15.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生活中常用煮沸) 16.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净水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17.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18.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19.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
2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O
21.元素符号的含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22.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3.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24.化学式含义:A表示物质;B表示物质的组成;C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D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H2O:A表示水这种物质;B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表示一个水分子;D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25.多个原子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 2个氢原子:2H
26.多个分子的表示法:在化学式前加系数。如: 3个氢分子:3H2 27.多个离子的表示法:在离子符号前加系数。如: 3个钙离子:3Ca2+ 28. 化学反应及考点 化 学 方 程 式 氢钾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钠银2 硫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3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正一4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2 点燃2 CO 价,5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Mg + O2 点燃 2 MgO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 H2 + O2点燃2 H2O 钙镁7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2 点燃 Fe3O4 钡锌8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 CO + O2点燃 2 CO2 9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 O2点燃CO2 + 2 H2O 正二10 水通电分解 2 H2O通电2 H2↑+ O2↑ 价,11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2 H2O2 MnO2 2 H2O + O2↑ 铝三1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 K2MnO4+ MnO2+ O2↑ 2 KClO3 MnO2 2 KCl + 3 O2↑ 硅四13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 氧负14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除碳酸钙的方法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 二,15 碳酸易分解、石蕊溶液又为紫色原因。 H2CO3==== CO2 ↑+ H2O 铜一16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 CO2 + H2O === H2CO3 二、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石灰水变浑铁二17 浊、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色物质或白膜生CO2 + Ca(OH)2 = CaCO3↓+ H2O 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三,18 碳还原氧化铜 C + 2 CuO高温 2 Cu + CO2↑ 1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Cu + CO2 20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CaO+H2O ==Ca(OH)2 21 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 + CO2↑ 22 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 23 碳还原二氧化碳、唯一一个吸热反应 C + CO2高温 2CO 硫二氯一是负价,单质为零永不变;
原子团顺口溜: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只有铵根是正一. 29.原子团: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铵根:NH4 30.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均保持不变;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个数可能变
3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可燃性; 还原性; 3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气体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 3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变红的紫色石蕊又变回紫色............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的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5.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36.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毒性; 可燃性;还原性; 37.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38.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39.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40.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 可燃性 CH4 + 2 O2点燃CO2 + 2 H2O 41.氢气是最清洁理想燃料的原因: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2 H2 + O2点燃2 H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