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
一 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
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 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 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
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 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就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 二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就是组织机构 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就是相关大众 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就是传播沟通媒介 4 公共关系的过程就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 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
一 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1 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
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与舆论状况 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 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
就是一种影响与制约着组织的政策与行为的经营观念与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二 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
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与方式 三 关系、舆论、形象
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与交往的行为与状态,简单说就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公共关系不就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就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 特征: 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瞧法与意见的总与,就是社会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瞧法与意见的公开表达
3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与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与评价
意义: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就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就是重视组织信誉 ②公共关系将建设与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③公共关系塑造的就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④公共关系形象就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与态度而形成的 四 人际关系与人群关系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1 从内容上瞧,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2 从方法上瞧,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与说服技巧 五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1 从主体上瞧,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就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就是个人
2 从对象上瞧,公共关系的对象就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括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 从内容上瞧,公共关系就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就是组织事务与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就是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4 从方式上瞧,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方式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六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 1 交际 2 宣传与新闻 3 广告
4 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注重的就是近期经济利益,公共关系更注重的就是社会利益) 5 公共事务——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6 游说 7 开发 8 论题处理
9 危机管理 (含义:1,处理公共关系危机 2,用公共关系的策略与方法来处理危机) 第三节
一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佰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公共关系在我国内得到正式的确认与接受 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 首先,公共关系造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其次,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再次,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最后,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功能就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1 收集信息
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公众对组织其她的要素评价:
①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②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③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④公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 2 辅助决策
①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②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③协助拟定与选择决策方案 ④评价决策效果 3 传播推广
①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②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③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4 协调沟通 5 提供服务
①协调内部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 ①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服务
②开展社会沟通,建立与谐的社会环境 ②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第二章 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就是专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就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一、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
1 部门隶属型——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
2 部门并列型——与其她职能部门平等排列,处于同一层次 3 高层领导直属型——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
4 公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
对内关系——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等 对外关系——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等 专业技术制作——文字写作、平面设计。。。。。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
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二、公共关系公司※
就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 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
按内部业务划分: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报务的公司 专门业务服务公司——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 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按经营方式划分:合作型公司——与广告公司等合作经营的公司
独立型公司——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与其她部门合作 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 1 较为客观公正 2 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3 较灵活,适应性强 4 关系较疏远 5 运作成本高 三、公共关系协会※
就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就是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成立于1955年 基本任务包括:加强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维护本行业专业人士的基本权力与利益;推动公共关系学术理论的发展,编辑出版会刊与专业资料,传播公共关系学知识;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与声誉;培养与训练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准;为会员及各界人士提供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与发展本行业与社会各界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主要活动内容: 1 联络会员
2 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与行业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与声誉 3 专业培训 4 普及知识 5 编辑出版刊物
第二节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
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瞧,公共关系人员可分为公共关系领导人员与一般人员※ 1 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指公共关系部门的经理、主任、即负责人,就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与管理者 ① 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② 对人力、经费、设备、时间加以预算与分配 ③ 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